加減續命湯

《傷寒六書》卷三: 加減續命湯

配方組成

防風、芍藥、白朮、川芎、防己、桂枝、甘草、麻黃、蒼朮、羌活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類傷寒,頭疼,身熱惡寒,支節痛,便秘嘔逆,腳軟屈弱,不能轉動者。

注意事項

禁用補劑及淋洗。

使用方法

水2鍾,加生薑1片,大棗2個,燈心20莖,水煎,捶法,臨服入薑汁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寒六書》卷三。

《得效》卷十三: 加減續命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(去根)2兩,人參2兩,黃芩2兩,白芍藥2兩,川芎2兩,甘草2兩,杏仁(去皮,麩炒)2兩,防己2兩,桂2兩,防風1兩半,附子(炮,去皮臍,有熱者用白附子)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不省人事,漸覺半身不遂,口眼斜,手足顫掉,語言蹇澀,肢體痿痺,神情昏亂,頭目眩重,筋脈拘攣,不能屈伸,骨節煩疼,不得轉側;亦治腳氣緩弱,久服之愈,有病風人常服,以防瘖啞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水1盞半,加生薑3片,大棗2枚,水煎服,不拘時候,溫服取汗。隨人虛實與所中輕重也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十三。

《醫學綱目》卷十六: 加減續命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3兩,人參2兩,桂枝2兩,白朮2兩,當歸1兩,防己1兩,黃芩1兩,甘草1兩,白芍藥1兩,芎藭1兩,杏仁1兩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(訁佔)語,或歌哭,或笑語,無所不至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大錢,水1盞半,加大棗2枚,煎7分,去滓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綱目》卷十六。

《玉案》卷五: 加減續命湯

配方組成

杏仁8分,官桂8分,膽星8分,橘紅8分,川芎1錢,防風1錢,人參1錢,黃芩1錢,附子1錢,甘草5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中風,不省人事,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,語言蹇澀,手足顫搖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5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案》卷五。

《雜病證治新義》: 加減續命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、防風、細辛、桂心、附子、芍藥、防己、黨參、川芎、甘草。

功效主治

寒痺作痛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雜病證治新義》。

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五: 加減續命湯

配方組成

秦艽、當歸、川芎、續斷、丹皮、鉤藤、陳風、黃耆、人參、阿膠、麻黃根節(有汗用之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中風。症如癇狀,目反上視,唇口斜,齒噤不語,背強項直,手足筋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