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味建中湯

《幼科直言》卷五: 加味建中湯

配方組成

白朮(炒)、白芍(炒)、扁豆(炒)、黃耆、陳皮、甘草、白茯苓、丹皮、棗仁、沙參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病後,面黃肌瘦,夜出盜汗。

使用方法

大棗1枚為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直言》卷五。

《證治匯補》卷六: 加味建中湯

配方組成

桂枝、白芍、甘草、柴胡、木瓜、飴糖、生薑、大棗。

功效主治

寒溼霍亂轉筋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去滓,入飴2匙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治匯補》卷六。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: 加味建中湯

配方組成

桂心半兩,白芍1兩,炙甘草2錢半,吳茱萸5錢,當歸5錢,延胡5錢,丹皮5錢。

功效主治

血海受寒,小腹作痛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加生薑,大棗,水煎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。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: 加味建中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、桂枝(去皮)、甘草(炙)、大棗、芍藥、生薑、膠飴、當歸、琥珀、木香。

功效主治

女人虛敗腹痛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。

《直指》卷九: 加味建中湯

配方組成

白朮1錢,黃耆各1錢(蜜炙),白芍藥2錢,肉桂(去粗皮)1錢,甘草7分,當歸(酒洗)1錢。

功效主治

諸虛自汗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用水1盞半,加炒浮小麥1撮,煎8分,去滓,入始少許,再煎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九。

《雜病證治新義》: 加味建中湯

配方組成

桂枝、白芍、黨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炙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

功效主治

虛黃,面色萎黃,精神怠倦,小便清白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雜病證治新義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