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味八珍湯

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白朮1錢5分,人參1錢,茯苓1錢,當歸1錢,川芎1錢,白芍1錢,熟地1錢,陳皮1錢,貝母1錢,桔梗1錢,何首烏1錢,射干1錢,黃耆8分,連翹7分,玄參7分,金銀花1錢,夏枯草2錢,山慈菇5分,甘草5分。

功效主治

瘰癧虛弱者。

使用方法

用水2鍾,酒1鍾,煎8分,臥時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

《葉氏女科》卷三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白朮(蜜炙)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熟地黃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訶子(煨)、瞿麥、粟殼(蜜炙)。

功效主治

宿有盤腸產,復孕臨月再服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葉氏女科》卷三。

《醫學心悟》卷五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8分(虛者1錢2分),白朮(陳土炒)1錢,茯苓8分,當歸5錢,炙甘草3分,川芎1錢5分,白芍(酒炒)2錢,大熟地1錢5分,明乳香5分,丹參(酒炒)3錢,益母草2錢。

功效主治

臨產誤自驚惶,用力太早,致漿水去多,乾澀難生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虛甚者速服2-3劑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心悟》卷五。

《金鑑》卷四十七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藥、熟地黃、甘草、黃耆、附子、肉桂、防風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氣不足,臟腑皆虛多汗出,腠理不密,風邪乘虛襲中經絡,頭項、肩背強直,狀如角弓反張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金鑑》卷四十七。

《醫統》卷八十二引《集驗方》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4分,白朮4分,茯苓4分,炙甘草4分,當歸1錢,生地黃1錢,黃耆5分,川芎5分,白芍藥5分,軟柴胡5分,牡丹皮8分,香附米(制)8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思慮過傷,飲食日減,氣血兩虛,月經不調,夜夢交感,或出盜汗,寢成癆瘵。

使用方法

用水1盞半,大棗1枚,煎7分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八十二引《集驗方》。

《濟陰綱目》卷十四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八珍湯8錢,黃耆1錢,防風5分,升麻5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子腸不收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服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外以荊芥、藿香、樗皮煎湯燻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陰綱目》卷十四。

《外科大成》卷四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、防風、白芷、殭蠶、白鮮皮、桂枝(少用)、麻黃(少用)。

功效主治

風癬癢如蟲行。

使用方法

加蔥白3根,生薑2片,水2鍾,煎8分服。有蟲者,兼服蠟礬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

《濟陰綱目》卷十二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2錢,白朮2錢,茯苓2錢,甘草(炙)2錢,當歸2錢,川芎2錢,芍藥2錢,熟地2錢,遠志2錢,茯神2錢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癲狂,乃血虛神不守舍而然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、大棗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陰綱目》卷十二。

《醫鈔類編》卷十六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茯苓、當歸、生地、白朮、川芎、白芍、甘草、香附(炒)、青皮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經水過期,性急多怒,其氣逆血少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鈔類編》卷十六。

《壽世保元》卷七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2錢,白朮(去蘆)1錢,甘草(炙)3分,防風7分,熟地黃(酒洗)1錢,川芎7分,白芍(酒炒)1錢,人參2錢,知母1錢,當歸(酒洗)1錢,山藥1錢,益智仁(研)8分,升麻4分,黃柏(酒浸炒)1錢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曾經小產,今有孕,預先培補為妙。大凡婦人墮胎,只是奇經廢弛,衝任帶脈受虧而然,宜服此湯大有益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壽世保元》卷七。

《金鑑》卷四十七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藥、熟地黃、甘草、鉤藤、菖蒲、遠志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不語,屬氣血兩虛而鬱冒神昏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金鑑》卷四十七。

《金鑑》卷四十七: 加味八珍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藥、熟地黃、甘草、丹皮、生地、釣藤鉤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去太多,陽氣熾盛,筋無所養而致瘛瘲抽搐,發熱惡寒,心煩口渴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金鑑》卷四十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