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味還睛散(《得效》卷十六。)

《得效》卷十六: 八味還睛散(《得效》卷十六。)

配方組成

白蒺藜(炒,去尖)半兩,防風半兩,粉草(炙)半兩,木賊半兩,山梔(炒,去殼)半兩,草決明1兩(炒),青葙子1分(微炒),蟬退1分。

功效主治

風熱停留,肝肺相傳,致患滑翳,有如水銀珠子,但微含黃色,不疼不痛,無淚,遮繞瞳仁;澀翳,微如赤色,或聚或開,兩旁微光,瞳仁上如凝脂色,時復澀痛,而無淚出;散翳:形如鱗點,或瞼下起粟子而爛,日夜痛楚,瞳仁最痛,常下熱淚。肝肺一切風熱翳膜,及腎風熱,或睛忽痛如針刺,或小兒疳眼,初起澀痛,久則生瘡、翳腫,淚出難開,一切肝風及瀉痢後虛熱上行,不可點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麥門冬去心煎湯,食後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十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