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靈脂(不挾土石,揀精好者)不拘多少。
丈夫、婦人吐逆,連日不止,粥食湯藥不能下者。
上為末,研狗膽汁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每服1丸,煎熱生薑酒摩令極細,更以少生薑酒化以湯,湯藥令極熱,須是先做下粥,溫熱得所,左手與患人藥吃,不得漱口,右手急將粥與患人吃,不令太多。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二十二引《經驗方》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五。
五靈脂(別為末)5分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5分,天麻5分,白殭蠶(生用)3兩,天南星(生用)3兩,烏頭(去皮,酒浸)3兩,烏蛇(酒浸,去皮骨,炙)3兩,白花蛇(酒浸,去皮骨,炙)5兩,地龍(去土)5兩,牛黃2錢(細研),龍腦2錢(細研),麝香2錢(細研),白附子(生用)2兩。
中風,精神昏昧,四肢縱緩,言語謇澀。
上為末,用醇酒5升,以五靈脂末併入細面1兩煎成膏,與眾藥杵丸,如雞頭子大。
每服1丸,用蔥白2寸,生薑1寸(細銼),酒1盞煎,臨熟去滓,入薄荷汁少許,放溫磨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。
五靈脂1兩,代赭1兩,巴豆霜1分。
小兒宿食不消,心腹脹悶。
上為末,入巴豆霜,同研令勻,用麵糊為丸,如粟米大。
每1歲以溫水送下1丸。加至3丸,即不再添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八。
五靈脂1分,蟾酥(塗酥炙微黃)1分,蟬殼(微炒)1分,夜明砂(微炒)1分,蝸牛(溼者)1分,青黛(細研)1分,麝香半分(細研),雄黃半分(細研)。
小兒氣疳,漸瘦無力。
上為末,入研了藥令勻,用糯米飯並蝸牛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1歲以溫茶送下1丸。後用藿香湯洗兒,以青熱衣蓋,令蟲盡出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六。
五靈脂1兩,附子1兩(炮製,去皮臍),天南星1兩(生用),幹蠍1兩(生用),蟬殼半兩(生用)。
小兒慢驚風,四肢搐搦。
上為末,以釅醋2大盞,藥末1兩同煎成膏,入餘藥末為丸,如綠豆大。
末滿月兒,以奶汁化破1丸服;2歲以下2丸;漸大以意加之。鼻上汗出為效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五靈脂半兩,硫黃半兩(細研),硇砂半兩(不夾石者,細研),木香半兩,芫花半兩(醋拌炒令幹),巴豆49枚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。
婦人食癥,體瘦成勞,心腹脹痛,不能飲食,常吐酸水。
上為細末,入研了藥令勻,以醋煮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2丸,空心以生薑橘皮湯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。
五靈脂半兩,馬牙消半兩,木香1分(末),阿魏1分,硼砂半兩,水銀1分,膩粉1分,硃砂1分,桂心1分(末),青礞石半兩。
宿食在腹,成塊不消。
上藥同研令水銀星盡,煉蜜為丸,如酸棗大。
每服1丸,用棗1枚(去核),安1丸藥在內,以白麵餅子裹,慢火燒面熟為度,去面將棗並藥爛嚼,以溫酒1小盞下,空心服之。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五靈脂1兩,防葵半兩,桂心半兩,豬牙皂莢半兩(去黑皮,塗酥,炙令焦黃,去子),巴豆半兩(和皮麩炒令黑,去皮膜心,研爛,紙裹壓去油),木香半兩。
癥病,腹中結硬。
上為末,入巴豆,更研令勻,用醋煮麵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每服3丸,空心及臨臥時以生薑酒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蟬蛻1分,附子(炮,去皮臍。)半兩,五靈脂半兩,南星(薑汁浸1宿,焙)半兩,幹蠍半兩,麝香1分。
小兒吐瀉之後,變為慢驚,發歇不定。
上為末,酸酢1盞,藥末半兩,同熬成膏,次入餘藥,拌麝香和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3歲1丸,乳汁化下;金錢薄荷湯服亦得。鼻上出汗為效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七一引《全嬰方》。
五靈脂1兩(為末),麝香少許(研)。
酒傷。
上為末,飯為丸,如小豆大。
每服10丸,米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五三。
靈脂10兩,神曲2兩。
血山崩不止。
水煎,去滓澄清,再煎成膏,入神曲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-30丸,溫酒送下。
《玉機微義》卷四十九。
五靈脂半兩,陳橘皮3分(湯浸,去白瓤,焙),木香半兩,川大黃1分(銼碎,微炒),巴豆霜1分。
小兒腹有積滯,致生寒熱,腑臟結實,心腹氣脹,常多少力。
上為末,入巴豆霜同研令勻,用軟飯為丸,如黍米大。
每服2丸,兒小即1丸,以粥飲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四。
五靈脂1兩,巴豆40枚(去皮心膜,以溼紙3重,裹於煻灰火內煨令熟,取出細研,壓去油),木香半兩。
食積。
上為末,研入巴豆令勻,以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5丸,以橘皮湯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五靈脂1兩,川烏頭1兩(炮裂,去皮臍),麝香半兩(細研),硫黃半兩(細研),乾漆1兩(搗碎,炒令煙出),巴豆30枚(去皮,用醋煮令赤),硇砂半兩(細研)。
婦人積年癥塊,及惡血氣,久不除。
上為末,入研了藥令勻,以醋煮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5丸,空心以溫酒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。
五靈脂50兩。
瘢痕疙瘩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。
體虛及胃腸功能障礙者減量或慎服。
每丸1錢重,每次半丸至1丸半,溫開水送下。1日2次。
《趙炳南臨床經驗集》。
五靈脂(炒)1兩,烏頭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芍藥半兩,海桐皮(銼)半兩,生乾地黃(焙)半兩,紅花子半兩,牡丹皮半兩,防風(去叉)半兩,芎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紫葳半兩。
室女月水不利,散在面板,癮疹丹起,麻木瘙癢。
上為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溫酒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