羚羊角飲子
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四: 羚羊角飲子

配方組成

羚羊角2兩,人參1兩,茯苓1兩,大黃1兩,天門冬1兩,黑參1兩,黃芩1兩,車前子1兩。

功效主治

眼目疼痛外障。初患之時,忽然發動,疼痛如錐刺,瞼皮亦如火炙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1盞,散1錢,煎至5分,去渾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四。

《醫略六書》卷三十: 羚羊角飲子

配方組成

羚羊角1錢半,青防風1錢半,甜桔梗8分,西羌活1錢半,肉桂1錢半(去皮),軟柴胡8分,制大黃3錢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剛痙,脈緊數大者。

使用方法

上水煎,去滓,入地黃酒1杯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略六書》卷三十。

《審視瑤函》卷三: 羚羊角飲子

配方組成

羚羊角(銼末)、犀角(銼末)、防風、桔梗、茺蔚子、玄參、知母、大黃(炮)、草決明、甘草減半、黃芩(炒)、車前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逆順障症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以白水2鍾,煎至8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審視瑤函》卷三。

《秘治眼科龍木論》卷六: 羚羊角飲子

配方組成

羚羊角1兩5錢,黃耆2兩,茺蔚子2兩,黃芩1兩,天門冬1兩,黑參1兩,知母1兩,桔梗1兩。

功效主治

眼赤膜下垂外障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1盞,散1錢,煎至5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秘治眼科龍木論》卷六。
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三: 羚羊角飲子

配方組成

羚羊角1兩,五味子1兩,細辛1兩,大黃1兩,知母1兩,芒消1兩,防風2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實熱急疳,黑翳如珠外障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1盞,散1錢,煎至5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三。
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二: 羚羊角飲子

配方組成

羚羊角1兩,羌活1兩,黑參1兩,細辛1兩,桔梗1兩,黃芩1兩,柴胡1兩,車前子1兩半,茺蔚子1兩半,防風1兩。

功效主治

黑風內障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2盞,煎至1盞,食後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二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: 羚羊角飲子

配方組成

羚羊角屑1分,竹葉3-7片,小麥半合,麥門冬半兩(去心),大棗5枚,生薑1分,赤茯苓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心胸煩渴不解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和勻,分為二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渾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。

《博濟》卷三: 羚羊角飲子

配方組成

羚羊角2兩(1對,鎊取細末),車前子2兩,決明子2兩,防風2兩,川升麻2兩,綿黃耆2兩,川大黃2兩,黃芩2兩,芒消2兩。

功效主治

斑瘡後,翳膜忽生;風毒眼目暴赤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水2盞,煎至1盞半。凡欲服藥時,先將藥末以水浸1宿,次日以此水並藥同煎熟,傾入瓷瓶內,用油單紙封系,懸在井中1宿,至次日取出,微暖動,臨臥時徐徐呷下。不得睡枕頭,至明見效。如勢不可緩,急要服者,空心、日午各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博濟》卷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