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二散

《袖珍》卷一: 不二散

配方組成

人言1兩(為末),飛面4兩(與人言用水和軟餅,鍋內焙乾為末),白扁豆末2兩,細茶末2兩。

功效主治

瘧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同和勻。

注意事項

忌酒、面、魚等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小半錢,已前半日,用溫茶調下,再用水蕩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袖珍》卷一。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四: 不二散

配方組成

密陀僧3錢,硫黃1兩,草烏3錢,紅砒1錢。

功效主治

汗斑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米醋調搽

使用方法

外搽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四。

《準繩·幼科》卷五: 不二散

配方組成

蓮肉(炒,去心)1兩,真鴉片2錢(另研)。

功效主治

痘,當起脹灌漿時,洩瀉不止;亦治煩癢。

炮製方法

上各為淨末,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-4分,米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幼科》卷五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○七: 不二散

配方組成

嬰粟殼2兩,甘草2兩(炙),青皮(去瓤,焙乾)2兩,陳皮(去瓤,焙乾)2兩,當歸1兩,甜藤1兩(如無,幹葛代)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瀉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,通口服;如患赤白痢,用酸石榴皮1片同煎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○七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九七: 不二散

配方組成

紫河車2錢,綠豆粉半兩,甘草1錢,薄荷2錢,信1錢。

功效主治

瘧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注意事項

忌毒物。

使用方法

星月上時,用無根井水調,大人1錢,小兒半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九七。

《脈因症治》卷一: 不二散

配方組成

白麵2兩,砒1錢。

功效主治

瘧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和勻,以香油1斤,煎至色黃,用草紙壓之,去油為末,入江茶3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脈因症治》卷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六: 不二散

配方組成

牡蠣(煅赤)1兩,蝟皮1枚(生挫,焙乾)。

功效主治

瘰癧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六。

《證類本草》卷四引孫用和方: 不二散

配方組成

膩粉1兩(用湯煎5度,如茶腳,慢火上焙乾),麝香半兩(細研如粉)。

功效主治

虛風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,溫水調。但是風臨時,服半錢,或1錢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類本草》卷四引孫用和方。

《集驗良方》卷一: 不二散

配方組成

杜蜈蚣8錢(曬乾,生研),雄精4錢。

功效主治

手足橫紋區處患毒,並蛇頭眼腹等症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2味,共研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臨用看症輕重,酌量同雄豬膽汁調和,敷患上;或生指頭,將藥末入豬膽,套在指上,如干,加膽汁;或用不二散,裝入青殼鴨蛋內,將患指浸在蛋內。套3-4次即潰。潰後摻狗大牙末,膏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集驗良方》卷一。

《痢瘧纂要》卷十二: 不二散

配方組成

常山8錢,檳榔8錢,貝母8錢。

功效主治

瘧痢兼患,痢減而瘧甚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姜煎,露1宿。五更時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痢瘧纂要》卷十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