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大黃4兩,生南星1兩,生半夏1兩,白及1兩,黃連1兩。
疔毒,結核。
上藥生曬脆,磨粉,用豬膽汁調和作錠。
疔毒,菊花水磨;結核,萊菔汁磨。
《顧氏醫徑》卷六。
生川軍1兩,蟾酥3錢,明礬3錢,乳香2錢,沒藥2錢,藤黃5錢,雄黃5錢,冰片4分,麝香2分。
癰疽,疔毒,惡瘡,發背。
上為末,用蝸牛49條,打爛成錠,重2分5厘。
水磨塗。
《藥奩啟秘》。
大黃2兩,雄黃1兩,藤黃1兩,蟾酥5錢,木香1錢,乳香3錢,沒藥3錢,白礬3錢。
癰疽發背,五疔毒瘡,對口搭手,諸般無名腫毒。
蝸牛為丸。
米醋磨敷患上。
《飼鶴亭集方》。
天南星1兩,生半夏1兩,白及1兩,生大黃4兩,梅片腦1錢。
癰疽。
上為末,雄豬膽汁丸成錠子。
《良方合壁》卷下。
鬧羊花50斤,川烏1兩,草烏1兩。
癤毒。
鬧羊花揀極淨,煎膏,將川烏、草烏收之。
凡遇癤毒,用筆蘸藥塗之。
《回生集》卷下。
雄黃2兩,麝香3錢,藤黃1兩,人中白5錢,硃砂2錢,蟾酥1兩,白及2錢,生白蘞2錢。
癰疽瘡瘍,一切無名腫毒初起。
上為末,用廣膠3錢烊化,和藥末為錠。
用時磨藥以醋水塗之。
《串雅內編》卷二。
雄黃1兩,膽礬1兩,硼砂1兩,藤黃1兩,銅綠皮消1兩,草烏1兩,麝香2錢。
一切癰腫。
上為細末,和蟾酥為條,如筆管大,金箔為衣。
用時以醋磨濃,將新筆蘸藥塗毒四圍。連塗數次即愈。
《種福堂方》卷四。
大黃2兩,藤黃1兩,明礬5錢,蟾酥5錢,麝香2錢,乳香2錢,沒藥2錢。
癤毒,癰疽發背,各種疔毒惡瘡,及一切無名腫毒。
用蝸牛搗爛作錠。
白疽忌用。
小癤空出癤頂,取錠醋磨,新筆蘸藥圈圍,幹再圈,圈至癤消方止。
《外科全生集》卷三。
膽礬1兩,月石1兩,月黃1兩,銅綠1兩,血竭1兩,草烏1兩,京墨1兩,麝香2錢,蟾酥5錢。
癰疽腫瘍陰陽二症。
上為末,用醋化蟾酥,和搗如錠。
遇症磨敷。
《外科集腋》卷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