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南星、草烏頭、赤小豆、黃柏各等分。
小兒癰疽,小兒瘡毒腫癤,丹毒,赤遊腫。
上為末,薑汁調,入面少許。
外貼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六引《惠眼觀證》。
臘月烏鴉1只(用肉骨),臘月野狐肝1具(2味入瓶,封固燒為灰),麝半兩,天麻半兩,犀角半兩,幹蠍1兩,白殭蠶1兩,蟬蛻1兩,牛黃(多益妙)1兩,荊芥1兩,藿香1兩,天南星(去心)1兩,白附子1兩,膩粉1兩,桑螵蛸(臘月採)1兩,烏蛇2兩(酒浸)。
一切風及久患癇病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半錢,空心用荊芥湯或豆淋酒調下;小兒每服1字,用薄荷湯調下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一引《靈苑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