潤體丸

《局方》卷一: 潤體丸

配方組成

防風(去蘆叉)1兩半,白龍腦(別研)1兩半,乳香(別研)1兩半,羚羊角末(別研如粉)1兩半,附子(炮,去皮臍)1兩半,白殭蠶(微炒)1兩半,檳榔1兩半,肉豆蔻仁1兩半,沉香1兩半,蒺藜子(微炒)1兩半,丁香1兩半,蔓荊子(去白皮)1兩半,牛黃(別研如粉)1兩半,藿香葉1兩半,麻黃(去根節)1兩半,生犀角末(別研)1兩半,雄黃(研飛)1兩半,麝香(研如粉)1兩半,木香1兩半,辰砂(研飛)1兩半,茯苓(去皮)1兩半,白附子(炮)1兩半,羌活(去蘆)1兩半,原蠶蛾(微炒)1兩半,人參(去蘆)1兩半,肉桂(去粗皮)1兩半,芎藭1兩半,真珠末(別研如粉)3分,獨活(去蘆)3分,幹蠍(微炒)2兩,半夏(水煮30沸,薄切,焙乾,入生薑汁炒)2兩,川烏頭(炮裂,去皮臍,搗碎炒黃)2兩,白花蛇(酒浸,炙,去皮骨,取肉)3兩,天麻(去苗)3兩,琥珀(別研如粉)半兩,膩粉(研)半兩,白豆蔻仁半兩,金箔60片(為衣)。

功效主治

諸風手足不遂,神志昏憒,語言謇澀,口眼僻,筋脈攣急,骨節煩疼,頭目眩暈,恍惚不寧,健忘怔忪,痰涎壅滯;及面板頑厚,麻痺不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研藥令勻,煉蜜為丸,如雞頭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加至2丸,細嚼,溫酒送下,荊芥茶下亦得。如破傷中風,脊強手搐,口噤發癇,即以熱豆淋酒化破3丸,斡口開灌下,少時再服,汗出乃愈;若小兒驚風諸癇,每服半丸,薄荷湯化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一。

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二: 潤體丸

配方組成

郁李仁5錢,大黃5錢,桂心5錢,黑牽牛5錢,當歸5錢,黃柏(並生用)5錢,輕粉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諸氣憤鬱,腸胃乾涸,面板皺揭,脅痛,寒瘧,喘咳,腹中鳴,注洩騖清,脅助暴痛,不可反側,嗌乾麵塵,肉脫色惡;及丈夫(疒頹)疝,婦人少腹痛,帶下赤白,瘡瘍痤癤,喘咳潮熱,大便澀燥;及馬刀挾癭之瘡,肝木為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滴水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40丸,溫水或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二。

《秘傳大麻瘋方》: 潤體丸

配方組成

當歸3兩,人參1兩,黃耆1兩,黃芩1兩,桔梗1兩,薄荷1兩,石膏1兩,蒼耳子1兩,玄參1兩,殭蠶1兩,蟬蛻1兩,全蠍1兩,黃連1兩,烏蛇1條。

功效主治

雞皮瘋。因血燥氣虛入風,致形如雞皮,粗糙不潤,以手磨則粗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先服驅風養血湯,又用防風、荊芥、歸尾、苦參、黃柏燒湯洗浴後,用擦藥方擦之,再服潤體丸,每服100丸,空心好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秘傳大麻瘋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