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芩4錢,厚朴3錢,吳茱萸4錢,毛蒼朮4錢,杭白芍3錢,升麻3錢,車前子4錢(炒),木通3錢,大棗6枚,甘草2錢。
漏底傷寒。傷寒日久,不能忌口,飲冷食涼,觸動脾胃,致令脾氣虛衰,脾溼下陷,腹痛洩瀉。亦治痢疾。
水煎,溫服。
《醫學探驪集》卷三。
黃芩2錢半,白芍1錢半,甘草1錢,半夏1錢半,生薑2錢。
胃熱作嘔,煩躁不寧,脈洪實者。
水煎服。
《會約》卷四。
黃芩2錢,白芍1錢,甘草5分,白朮(蜜炙)3錢,茯苓1錢2分,通草8分。
妊娠洩瀉,內熱煩渴,小便赤澀者。
水煎服。
《葉氏女科》卷二。
黃芩2錢,白芍1錢,白朮1錢,白茯苓1錢,炙甘草1錢,阿膠1錢。
妊娠傷寒下後,協熱而利不止,胎氣損者。妊娠傷寒表解後,腹中不和,協熱下利,胎不安,脈數者。
用水1盞半,煎至1盞,後入阿膠,再煎至8分服。
《廣嗣紀要》卷十。
黃連1錢半,黃芩1錢半,白芍藥3錢,甘草7分,滑石末3錢。
疹子自利,甚則裡急後重而為滯下。
水煎服。若滑石不煎調服,止於1錢。
《準繩·幼科》卷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