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腦雞蘇丸

《元戎》卷五: 龍腦雞蘇丸

配方組成

雞蘇葉(龍腦薄荷是也),黃耆2兩,麥門冬(去心)4兩,甘草1兩半,黃連1兩,乾地黃6兩(為末),人參2兩,木通2兩,新蒲黃2兩,阿膠(炒焦)2兩,柴胡(銀州鼠尾紅色者)2兩(銼,同木通沸湯半升,浸1日夜,絞取汁)。

功效主治

肺熱咳血,心熱驚悸,脾胃熱口甘吐血,肝膽熱氣出口苦,腎熱神志不定,上而酒毒、膈熱、消渴,下而血痢、五淋、血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用西路好蜜2斤餘,先煉1-2沸,然後下生地黃末,不住手攪,時時入絞下者木通、柴胡汁,慢火熬成膏,勿令火緊,焦了;然後將餘藥末為丸,如豌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白湯送下。虛勞煩熱,梔子湯送下;肺熱,黃芩湯送下;心熱悸動恍惚,人參湯送下;唾咯衄血,去心麥門冬湯送下;脾胃熱,赤芍藥、生甘草湯送下;肝熱,防風湯送下;腎熱,黃柏湯送下。以上諸證,並食後、臨臥服。治五淋及婦人血崩漏下,車前子湯送下;莖中痛,蒲黃、滑石各1錢,溫水調下;室女虛勞,寒熱潮作,煎柴胡、人參湯送下;痰嗽者,生薑湯送下;氣逆者,橘皮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元戎》卷五。

《局方》卷六: 龍腦雞蘇丸

配方組成

柴胡(要真銀州者)2兩(銼,同木通以沸湯大半升浸1-2宿,絞汁後入膏),木通2兩(銼,同柴胡浸),阿膠2兩(炒微燥),蒲黃2兩(真者,微炒),人參2兩,麥門冬(湯洗,去心,焙乾)4兩,黃耆(去蘆)1兩,雞蘇(淨葉)1斤(即龍腦薄荷也),甘草(炙)1兩半,生乾地黃末6兩(後入膏)。

功效主治

肺熱咳嗽,鼻衄吐血,血崩下血,血淋,熱淋,勞淋,氣淋,消渴,驚悸,胃熱口臭,肺熱喉腥,脾疸口甜,膽疸口苦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別研藥後入外,併為細末,將好蜜2斤先煉1-2沸,然後下生乾地黃末,不住手攪,時時入絞下前木通、柴胡汁,慢慢熬成膏,勿令焦,然後將其餘藥末同和為丸,如豌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嚼破,熱水送下,不嚼亦得。虛勞煩熱,消渴驚悸,煎人參湯送下;咳嗽唾血,鼻衄吐血,將麥門冬(湯浸,去心)煎湯送下,並食後、臨臥服之;惟血崩下血,諸淋疾,皆空心食前服;治淋,用車前子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四: 龍腦雞蘇丸

配方組成

龍腦(研)1分,雞蘇1兩,甘草1兩(炙),烏梅1兩(用肉),紫蘇葉1兩,麥門冬半兩(去心,焙),白梅半兩(用肉),人參半兩,天門冬(去心,焙)半分,麝香1錢(研),甜消(研)1錢。

功效主治

上膈虛熱,咽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再同研勻,煉沙糖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食後人參湯嚼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