鮓湯丸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一: 鮓湯丸

配方組成

南星、乳香、滑石、白丁香、青黛1錢,輕粉2錢,金銀箔5片,巴豆16粒(去油心),錫末(先將水銀安紙上,溶入挪碎)。

功效主治

疳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糊為丸,如粟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薄荷湯送下;如疳積,鮓湯送下;脹滿,茴香湯送下;赤白痢,甘草湯送下;瘧疾,桃柳枝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二: 鮓湯丸

配方組成

雷丸2錢,甘遂1錢,粉霜半錢(研),滑石2錢,白墡土1錢,輕粉半錢,芫花少許(用醋炒,或醋調面裹煨),青黛3錢,水銀(同鉛煅,入腦、麝少許)。

功效主治

虛中堅積,外疾氣蠱,腹大膨脹,遍身浮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爛飯搗成丸,如菜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甜物一月。

使用方法

未周者隨月數與之,半歲不可喂;如驚或奶疳,金錢薄荷湯送下,或蔥白湯送下;3歲20丸,疳瘦50丸;滿身浮腫、毛髮黃堅,用淨洗魚鮓煎湯送下;疳癆腹大湯使如前;一日止可兩服,不可連進。5-6歲常服只15丸。自然疏洩利去滯積,如未甚退,加1-2服,積盡而洩自疏,但吃白粥補之,不可用甘草藥調理,則成相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八: 鮓湯丸

配方組成

粉霜1錢,膩粉1錢,丹砂1錢,硇砂1錢,白丁香1錢,乳香半錢,巴豆(去皮心)半錢(不出油,研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純痢膿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煮棗肉和成劑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旋丸如粟米大2丸,量兒大小加減,煎魚鮓湯下,次用調胃藥和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八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九引《惠眼觀證》: 鮓湯丸

配方組成

龍腦1分,麝香1分,青黛(炒,末)3錢半,白丁香(炒,末)3錢,水銀2錢,輕粉2錢,天南星2錢,滑石(炒,末)2錢,巴豆36粒(浸,去皮,爛研,用紙裹,去油再研)。

功效主治

急慢驚風,傷寒嘔逆,壯熱,大小便閉塞,腹脹虛膨,渴水,疳蟲攢心,赤白滯痢,驚膈,霍亂吐瀉,脾風等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合和令勻,入巴豆霜內,一向研三四百下,又傾出研腦、麝香,方入前藥都研,復傾出研飯少許。如硬,入水數滴令勻爛,方卻用藥為丸,如綠豆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硬食2日;涎末下,不得吃水。

使用方法

1歲每服15丸,2歲20丸,3-4歲下25丸,5-6歲下32丸,餘更隨大小、虛實加減。下疳蟲攢心,用皂子21個(炮過)捶損煎湯送下;赤白瀉痢,小魚鮓煎湯送下;其餘候,並以蔥白煎湯送下,一更時吃,至天明通下青白粘涎。候眾人食時,先以淡粥補之,次進勻氣散。如患急驚,只以此藥捶碎下,亦吐涎來。或慢驚至第2日、第3日,補實脾氣,下此藥壓涎亦得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九引《惠眼觀證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