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附子、白礬末。
血崩,帶下。
用醋浸香附1宿,炒極黑為灰,存性,每1兩入白礬末2錢。
空心米飲調服。
《醫學六要·治法匯》卷七。
白礬1錢,膽礬1錢,紅花1錢,麝香少許,蛇蛻1條(燒留性)。
久患聤耳,風毒冷瘡,時發癢痛。
上為細末。
用藥少許,先以新綿纏細筷頭搌令膿幹,然後用斡耳挑藥入耳中。明日用斡耳子斡去昨日藥,再用前法。以愈為度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二。
白礬1兩(燒灰),蛇床子1錢,麝香1錢(研)。
小兒耳瘡。
上為末,拌勻。
每用1分,摻瘡上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四。
白礬半兩,乳香2錢半(先飛礬,令溶後,下乳香,飛住),麝香半錢,輕粉半錢。
惡瘡及嵌甲。
上為細末。
先用鹽湯或漿水洗過,幹貼或摻患處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七五引《衛生家寶》。
枯礬半兩,龍骨1錢,黃丹1錢,麝香少許(研)。
小兒斷臍之後不幹,及膿出耳中。
上為細末。
每用幹摻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○引《聖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