炙黃耆1錢,茯神8分,川芎8分,當歸2錢,麥冬1錢8分,遠志8分,柏子仁1錢,人參1錢半,炙草4分,五味10粒(1方有元肉6枚)。
產後心血不定,心神不安。
加生薑,水煎服。
《傅青主女科·產後編》卷下。
當歸身1錢,生地黃1錢,熟地黃1錢,茯神1錢,人參1錢半,麥門冬1錢半,五味子15粒,柏子仁8分,酸棗仁8分,甘草(炙)4分。
體質素弱,或兼病後思慮過多而不寐者。
水1盞半,加燈心、蓮子,煎8分,食遠服。
《醫統》卷七十。
人參、黃耆、茯苓、茯神、當歸、川芎、柏子仁、棗仁、遠志、甘草。
心氣不足,神志不安。
《醫級》卷八。
黃耆(炙)半兩,白茯苓半兩,茯神半兩,半夏曲半兩,當歸半兩,川芎半兩,遠志(取肉,薑汁淹焙)1分,辣桂1分,柏子仁1分,酸棗仁(浸,去皮,隔紙炒香)1分,北五味子1分,人參1分,甘草(炙)4錢。
勞淋、氣淋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,加生薑5片,大棗2枚,煎,食前服。
《直指》卷十一。
酸棗仁(去殼,炒)1錢,人參3錢,當歸(酒洗)8分,白茯苓(去皮)8分,茯神(去木)5分,生甘草2分,大黃連(酒炒)5分,麥門冬(去心)7分,白芍藥(酒炒)7分,黃柏(酒炒)8分,遠志(甘草水煮,去骨)5分,橘仁(去白)8分。
勤政勞心,痰多少睡,心神不足。
上用水1鍾半,加蓮肉4個(去心),煎至7分,食遠服。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七。
玄參1錢,白朮1錢,麥門冬1錢,當歸1錢,白芍1錢,生地1錢,川芎8分,天麻8分,紫石英8分,柏子仁8分,棗仁8分,陳皮8分。
心虛膽怯,健忘怔忡,不能成寐者。
加燈心30莖,水煎服。
《玉案》卷四。
人參、神曲、白茯苓、赤苓、半夏、黃耆、肉桂、遠志、五味、川芎、甘草、當歸、棗仁、柏子仁、熟地。
癰疽疔腫。
水煎,內服。
《外科圖說》卷一。
人參、山藥、茯神、麥門冬、當歸身、白芍、石蓮肉、遠志、酸棗仁、雞頭實、蓮花須、子芩(酒洗)。
用心過度,心熱遺精,恍惚多夢,或驚而不寐者。
上銼1劑。
加生薑3片,大棗1枚,水煎服。
《古今醫鑑》卷八。
天冬、麥冬、菖蒲、遠志、白朮、熟地、人參、茯神、牛膝、當歸、黃耆、木通。
健忘,或上盛下虛。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六。
黃連、白茯苓、茯神、麥冬、當歸、芍藥、甘草、遠志、陳皮、人參、柏子仁、半夏、五味子、川芎、肉桂、蓮肉4個(去心)。
痰多少睡,心神不足。
水煎服。
《醫林繩墨大全》卷四。
黃耆2錢半,白茯苓2錢半,茯神2錢半,酸棗仁(炒去油)2錢半,人參2錢半,遠志(去心)2錢半,五味子2錢半,辣桂2錢半,甘草(炙)4錢。
心血虛少,神氣不安,令人驚悸怔忡。
上銼。
每服5錢,加生薑3片,大棗1枚,水煎服。
《濟陽綱目》卷五十四。
人參、麥門冬(去心)、黃連(微炒)、白茯苓(去皮)、白茯神(去木)、當歸(酒洗)、白芍(酒炒)、遠志(去心)、陳皮、柏子仁、酸棗仁、甘草各等分。
勞心,痰多少睡,心神不定。
上銼。
加蓮肉5個(去心),水煎,溫服。
《壽世保元》卷五。
辰砂(另研末,調入服)、遠志(去心)、酸棗仁、石蓮肉、芡實、蓮心、天門冬、桔梗(去蘆)、麥門冬(去心)、車前子、龍骨各等分,甘草減半。
陰虛火動而遺精者。
上銼1劑。
加燈心20寸,水煎服。
《回春》卷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