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脂

《千金》卷六: 面脂

配方組成

白芷3兩,冬瓜仁3兩,萎蕤1兩半,細辛1兩半,防風1兩半,商陸3兩,芎藭3兩,當歸1兩,藁本1兩,靡蕪1兩,土瓜根(去皮)1兩,桃仁1兩,木蘭皮半兩,辛荑半兩,甘松香半兩,麝香半兩,白殭蠶半兩,白附子半兩,梔子花半兩,零陵香半兩,豬胰3具(切,水漬6日,欲用時,以酒挼取汁漬藥)。

炮製方法

上薄切,綿裹,以豬胰汁漬1宿,平旦以前,豬脂6升,微火三上三下,白芷色黃膏成,去滓,入麝,收於瓷器中。

使用方法

取塗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六。

《千金》卷六: 面脂

配方組成

丁香3兩,零陵香3兩,桃仁3兩,土瓜根3兩,白蘞3兩,防風3兩,沉香3兩,辛夷3兩,梔子花3兩,當歸3兩,麝香3兩,藁本3兩,商陸3兩,芎藭3兩,萎蕤(一本作白及)2兩半,藿香(一本無)2兩半,白芷2兩半,甘松香2兩半,菟絲子3兩,白殭蠶2兩半,木蘭皮2兩半,蜀水花2兩,青木香2兩,冬瓜仁4兩,茯苓3兩,鵝脂1升半,羊腎脂1升半,羊髓1升,生豬脂3大升。

功效主治

面上皴黑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先以美酒5升,挼豬胰6具取汁,漬藥1宿,於豬脂中極微火煎之,三上三下,白芷色黃,以綿1大兩,納生布中絞去滓,入麝香末,以白木篦攪之,至凝乃止。

使用方法

任性用之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六。

《千金翼》卷五: 面脂

配方組成

防風半兩,芎藭半兩,白芷半兩,白殭蠶半兩,藁本半兩,萎蕤半兩,茯苓半兩,白蘞半兩,細辛半兩,土瓜根半兩,栝樓仁半兩,桃仁(去皮尖)半兩,蜀水花半兩,青木香半兩,當歸半兩,辛夷半兩,鵝脂1升,羊腎脂1升,豬脂2升。

功效主治

面及皴(厭黑)黑皯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切,綿裹,酒2升,漬1日1夜,納脂中,以柳木篦熟攪。

使用方法

任用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翼》卷五。

《外臺》卷三十二引《張文仲方》: 面脂

配方組成

細辛1分,萎蕤1分,黃耆1分,白附子1分,薯蕷1分,辛夷1分,芎藭1分,白芷1分,栝樓2分,木蘭皮2分,豬脂3分(煉成)。

功效主治

人面無光潤,黑及皺;金瘡出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,以綿裹,用少酒漬1宿,納脂膏煎之,七上七下,別出1斤白芷,煎色黃藥成,去滓,攪凝。

使用方法

以敷面,任用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三十二引《張文仲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: 面脂

配方組成

防風1兩半(去蘆頭),萎蕤1兩半,芎藭1兩半,白芷1兩半,藁本1兩半,桃仁1兩半(湯浸,去皮),白附子1兩半,白茯苓2兩,細辛半兩,甘松香半兩,零陵香半兩,當歸1兩,栝樓瓤1兩,川椒50枚(去目),鸕鷀糞3分(細研),冬瓜子仁3分,麝香1分(細研)。

炮製方法

上搗碎,以酒1鬥,浸1宿,明日濾出,以薄綿裹之,用白鵝脂3升、羊脂2升,於銀器中微火煎之令沸,看白附子色黃膏成,濾去滓,入麝香、鸕鷀糞等,攪令稠,以瓷器盛,用鹿角錘子研2日,唯多則光滑。

使用方法

任用塗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。

《外臺》卷三十二引《延年秘錄》: 面脂

配方組成

白朮6分,茯苓6分,杜蘅6分,萎蕤5分,藁本5分,芎藭5分,土瓜根5分,栝樓5分,木蘭皮4兩,白殭蠶4兩,蜀水花4兩,辛夷仁4兩,零陵香4兩,藿香4兩,菟絲子8分,梔子花3分,麝香(酒浸,綿裹)3分,鷹屎白3分,冬瓜仁5分,桃仁5合(並令碎),白蠟3兩,羊脂(腎邊者)1升,豬脂3升(水浸7日,日別易水),豬胰1具,白附子4分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切。

使用方法

酒2升,取豬胰、桃仁、冬瓜仁,綿裹納酒中,挼令消,絞取汁,用漬藥1宿,別煎豬脂令消,去滓,以鵝脂、羊脂、白蠟於鐺中,用綿裹,納鐺微火煎,三上三下,藥黃色,去滓,待澄候凝,納鷹屎末,攪令勻。以塗面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三十二引《延年秘錄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