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礬散

《衛生鴻寶》卷一: 青礬散

配方組成

真青黛(水飛,去灰淨)1分,明礬5分6厘。

功效主治

溼熱黃疸,面目遍體、指甲皆黃,體倦,胸腹飽悶.食下即脹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分7服包開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空心,用雞子清1個,調送1服。藥完病癒。至重者,兩料除根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鴻寶》卷一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: 青礬散

配方組成

青礬1分,黃礬1分,石膽1分,乾地龍(燒灰)1分。

功效主治

急疳,蟲蝕牙齒徹骨碎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綿裹納在蛀孔中,每日1度換。得惡血及碎骨出盡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。

《瘍科選粹》卷三: 青礬散

配方組成

枯礬1錢,龍骨2分,黃丹2分,麝香3厘。

功效主治

膿耳及小兒斷臍不幹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幹摻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選粹》卷三。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: 青礬散

配方組成

白殭蠶半兩,白礬半兩,銅綠(螺青亦得)半兩,甘草1錢(炙)。

功效主治

喉閉。

炮製方法

上件同於鐵銚內煎,令白礬枯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生薑汁調下。涎出立愈。如口不開即灌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: 青礬散

配方組成

生白礬、銅青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口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倒流水調藥1字,口內噙;1盞茶時即吐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