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加皮酒

《外臺》卷十六引《刪繁方》: 五加皮酒

配方組成

五加皮1斤,枳刺2升([口父]咀,炙),豬椒根皮8兩,丹參8兩,桂心3兩,當歸3兩,甘草(炙)3兩,天雄(炮)4兩,秦椒(汗)4兩,白鮮皮4兩,通草4兩,芎5兩,乾薑5兩,薏苡仁半升,大麻仁3升(研為末)。

功效主治

筋痺,好悲思,顏色蒼白,四肢噓嗡,腳手拘攣,伸動縮急,腹中轉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,以絹袋貯,酒4鬥漬,春、夏4宿,秋、冬6-7宿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蔥、豬肉、冷水、海藻、菘菜。

使用方法

初服6-7合。稍稍加之,以知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十六引《刪繁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五: 五加皮酒

配方組成

五加皮3兩,薏苡仁5兩,羚羊角屑3兩,防風3兩(去蘆頭),生乾地黃半斤,獨活3兩,牛蒡根半斤(去皮),桂心1兩,牛膝5兩(去苗),黑豆半斤(炒熟),海桐皮2兩,大麻仁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發動,煩熱疼痛,行履不得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用生絹袋盛,以無灰酒3鬥,浸6-7日。

使用方法

每於食前隨性暖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五: 五加皮酒

配方組成

五加皮(細銼)1升。

功效主治

風痺不仁,四肢攣急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以清酒1鬥,漬10日。溫服1中盞,1日3次;亦可與術20斤,地黃20斤(細銼),以水1石5鬥,煮取1石,以漬細曲10斤,黍米1石,淨淘炊熟,都拌和入甕,蓋覆如法。

使用方法

候熟,任性飲之。不令至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五。

《本草綱目》卷二十五: 五加皮酒

配方組成

五加皮(洗,颳去骨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風溼痿痺。

使用方法

煎汁,和曲、米釀成,飲之;或切碎,袋盛浸酒煮飲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本草綱目》卷二十五。

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一: 五加皮酒

配方組成

五加皮半斤,蒼耳子6兩,枸杞子4兩,苡仁4兩,生地黃2兩,木香5錢。

功效主治

筋痿拘攣疼痛,不便屈伸。

炮製方法

以好酒1大埕,將藥用囊盛懸埕中,浸7日取出,焙乾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80-90丸,空心酒送下;其酒聽飲,但常使酒氣頻相接為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一。

《飼鶴亭集方》: 五加皮酒

配方組成

五加皮4兩,熟地2兩,當歸1兩5錢,制首烏1兩,杖仲1兩,川斷1兩,川芎1兩,紅花油1兩,松節1兩,威靈仙1兩,海風藤6錢,秦艽6錢,羌活5錢,獨活5錢,虎脛骨5錢,官桂2錢,炙甘草2錢,紅棗3斤4兩。

功效主治

肌膚瘀血,筋骨拘攣。

使用方法

酒30斤,泡透。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飼鶴亭集方》。

《增補內經拾遺》卷四: 五加皮酒

配方組成

五加皮3兩,宣木瓜3兩。

功效主治

足脛痛。

使用方法

上用無灰好酒1樽,入前2藥,煮1蛀香,食前飲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增補內經拾遺》卷四。

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 五加皮酒

配方組成

五加皮8兩,當歸5兩,牛膝4兩,無灰酒1鬥。

功效主治

鶴膝風。

使用方法

煮3炷香。1日2服,以醺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

《仙拈集》卷二: 五加皮酒

配方組成

五加皮3錢,胡椒7粒,鼠屎7粒,姜3片。

功效主治

骨節痛,腰疼不拘何時。

使用方法

用好燒酒1斤,煮1炷香。食飽略後儘量飲,取微汗,輕者1次,重者2-3次。以愈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