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砂丹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二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九八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硃砂半兩,麝香1分,蝙蝠糞50粒。

功效主治

瘧發作無時,經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軟糯米飯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未發時以暖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二。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九八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一六引《治風經驗方》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檳榔(生)2兩,白附子(炮)2兩,天南星(生)2兩,硃砂1兩(細研,留1半為衣),白殭蠶(生)2兩,狼毒(炮)2兩,沒藥半兩(研,炒),烏蛇(酒浸1宿,攤幹,並皮骨用)2兩,川烏頭(炮,去皮臍)3兩,大附子(炮,去面板)2兩,五靈脂3兩(不夾石者),肉桂2兩(取有味者,去粗皮,不見火)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風疾,手足不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硃砂研勻,更以麝香半兩,研,拌勻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-2丸,空心、食前嚼,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一六引《治風經驗方》。

《本事》卷四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硇砂1分,硃砂1分(並研極細)。

功效主治

積滯下痢,洩瀉。

炮製方法

用黃蠟半兩,巴豆3-7粒,去殼皮膜,用於銀石器內重湯煮一伏時,候巴豆紫色為度,去2-7粒,止將1-7粒與前二味同再研極勻,再溶蠟匱藥,每旋丸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-5丸。水瀉,生薑湯送下;白痢,艾湯送下;赤痢,烏梅湯送下。服時須極空腹,服畢1時,方可吃食,臨臥尤佳,次食淡粥1日。瘧疾,乳香湯和飲服,不發,日晚間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本事》卷四。

《外科啟玄》卷十二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辰砂2兩(荔枝殼水煮,絹袋盛,懸罐內煮幹,為末聽用),天靈蓋3錢(以麝香3分入內,同搗細,蜜和黃泥固,火煅紅,冷定為末),老絲瓜(近蒂半節,火煅為末)2兩。

功效主治

黑靨及蛇皮灰白淡色痘。

炮製方法

於臘八日以兔血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啟玄》卷十二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八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皂角(不蛀,肥實者,去皮弦子)2斤(用河水3升,、生薑自然汁半升,揉皂角,取濃汁,濾去滓,於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),天南星(生用)4兩,半夏(湯洗去滑)4兩,白附子(生用)4兩,白礬(枯)4兩,豬牙皂角(肥實者,去皮弦,塗酥炙赤色)2兩,硃砂1兩半(研如粉)。

功效主治

痰飲頭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硃砂同研勻,將前皂角膏子搜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,別用硃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後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八。

《活人心統》卷下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磁石2兩(煅7次,醋),沉香1兩,熟地1兩,茯苓1兩,甘草5錢,陽起石1兩(煅),附子8錢(炮),青鹽5錢,石斛1兩,麥門冬(去心)1兩,肉蓯蓉1兩,葫蘆巴1兩,白朮8錢,芍藥1兩,藁本1兩,續斷1兩,遠志(去心)1兩,靈砂5錢(1方有酒柏7錢)。

功效主治

陽氣虛,痰氣上攻頭腦,精冷無子,眩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酒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0丸,早晨蓮子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人心統》卷下。

《博濟》卷四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硃砂半兩,大附子(炮)1兩,青皮1兩,杏仁(去皮尖)1兩,巴豆(以水5升,慢火煮30沸,春、冬100個,秋、夏用50枚。1方有面姜1兩,炮)。

功效主治

血痢,痔漏腸風,大風痰,心痛,瘧疾,肺病,及一切勞疾,腰痛膝疼,水瀉,懷胎氣衝心,一切風,陰毒傷寒,吐瀉,蟲咬心,宿食不消,頭痛不止、痞氣膨脹,痃癖氣,五勞七傷,口瘡、腳氣上攻心胸,心痛,打損,傷酒,傷食,敗血不散,難產,小便澀,肺氣咳嗽,眼昏黑花,牙痛,小兒腹脹,乍寒乍熱,懷胎不安。口吐酸水,產前瀉利,小兒五疳,腹痛肋疼。

炮製方法

先將巴豆以水5升,煮令油出水盡為度,細研,與眾藥末和,以粳米飯為丸,如豌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小兒吊風、桃柳枝1握煎湯送下;小兒肚脹,石榴湯送下。小兒及患人相度虛實加減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博濟》卷四。

《直指附遺》卷六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好靈砂3分,川五靈脂2分。

功效主治

冷氣乘心作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稀糕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食前石菖蒲、生薑煎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附遺》卷六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三引《醫方妙選》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人參半兩(去蘆頭),甜葶藶(研)1分,五靈脂1分,胡黃連(併為細末)1分,麝香1分,蘆薈(各細研)1分,杏仁(麩炒,去皮尖)1分,辰砂半兩(研細)。

功效主治

肺疳,因咳嗽羸瘦,皮枯毛落。

炮製方法

上件一處拌勻,以粳米飯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粒,煎人參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三引《醫方妙選》。

《宣明論》卷三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半兩,黑牽牛半兩,何首烏半兩,蒼朮半兩,香附子6兩,川烏頭(去尖)3錢,硃砂3錢,沒藥3錢,乳香3錢,陳皂角4錢(炙黃,去皮)。

功效主治

破傷風。一切諸風,牙疼,赤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將皂角打破,用酒2升半,春、夏3日,秋、冬7日,取汁打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如破傷風。煎鰾酒送下;如牙疼赤眼,捶碎研3-5丸,鼻(口畜)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宣明論》卷三。

《局方》卷六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消石(與砒1處細研,入瓷罐子內,用石灰蓋口,炭火燒半日,取出,去火毒),信州砒霜半兩,膩粉半兩,粉霜(研)半兩,黃丹(研)1兩半,枯礬(研)1兩半,硃砂(研,飛)1兩,乳香(研)1兩,桂府1兩,滑石1兩。

功效主治

臟腑怯弱,內有積滯,臍腹撮痛,下痢膿血,日夜無度,裡急後重,腸鳴腹脹,米穀不化,少氣睏倦,不思飲食,或發寒熱,漸至羸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蒸餅2兩4錢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溫粟米飲送下。未愈加丸數再服。小兒可服1-2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六。

《醫學啟源》卷中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獨活3兩,羌活3兩,細辛3兩,石膏3兩,防風3兩,連翅3兩,薄荷3兩,川芎1兩,山梔1兩,荊芥1兩,芍藥1兩,當歸1兩,黃芩1兩,大黃(生)1兩,桔梗1兩,全蠍(微炒)半兩,滑石4兩,菊花半兩,人參半兩,白朮半兩,寒水石1兩(生用),砂仁1錢,甘草3兩(生),硃砂1兩(為衣)。

功效主治

風熱鬱結,血氣蘊滯,頭目昏眩,鼻塞清涕,口苦舌幹,咽嗌不利,胸膈痞悶,咳嗽痰實,腸胃燥澀,小便赤;或腎水陰虛,心火熾甚,及偏正頭風痛,發落齒痛,遍身麻木,疥癬瘡瘍,一切風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兩作10丸,硃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食後茶清嚼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啟源》卷中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四五引《保生回車論》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硃砂(研細、水飛、曬乾)1錢,硫黃(研極細)1錢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後發瘧。

炮製方法

用醇酒8分1盞,貯銀器或瓷甌中,用文武火熬,將竹篦子不住手攪,熬至6分,去火候冷。

使用方法

頓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四五引《保生回車論》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一二引《經驗秘方》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杏仁10個(去皮尖),南巴豆30個(去皮膜油),好白麵1匙,黃丹3錢。

功效主治

二十四般積證。

炮製方法

上先以杏仁、巴豆殺研極細,入黃丹研如泥,方入面一匙,滴新水為丸,如黃米大。

注意事項

有孕婦人勿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。比及取積,服藥先服白粥3日,除粥外,都休吃他物。服此藥人,不以大小生活並不得做,亦不得高聲唱叫,也不得往來行走,只可睡坐。若婦人病患,服藥須令男子將藥丸遞於患婦口中,用飲子藥下。服藥人並不大便。10年證候,10日取下來;5年證候,5日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一二引《經驗秘方》。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: 靈砂丹

配方組成

靈砂丹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虛證頭痛,惡風發熱,六脈沉取無根,浮取卻有。

使用方法

以人參1-2兩,銀銚煎湯,空心下10粒,五更又下10粒。天明則愈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