霹靂散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六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香附子6兩(去毛),川烏頭2兩(炮,去皮,尖),石灰2兩(油炒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經脈妄行,血崩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食前每服2錢,燒秤錘淬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六。

《秋瘧指南》卷二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生大黃1錢,黃芩3錢,吳萸1錢。

功效主治

痢症脹閉,有宿食,發嘔。

注意事項

此藥只可服3次,不可多服。

使用方法

水2碗,煎至1碗,先服半碗,得快利即勿服;如不快利再服1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秋瘧指南》卷二。

《丸散膏丹整合》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4分,生香附1錢8分,硫黃5分,肉桂8分,母丁香1錢4分。

功效主治

寒凝腹痛。

炮製方法

除麝香、硫黃另研外,餘藥共研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次1分,開水送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丸散膏丹整合》。

《急救痧症全集》卷下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北細辛5錢,生半夏半錢,皂角半錢,鵝不食草2錢,茅山術2錢,燈心灰2錢。

功效主治

痧毒閉結,七竅不通,經脈阻滯,吐瀉不出,脹滿絞悶;及中風、中惡、中氣、中暑、一切昏僕不省人事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瓶收封固。

使用方法

臨用以燈草1段,蘸少許,刺搐鼻孔中。即嚏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急救痧症全集》卷下。

《溫病條辨》卷一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桂枝6兩,公丁香4兩,草果2兩,川椒5兩(炒),小茴香4兩(炒),薤白4兩,良姜3兩,吳茱萸4兩,五靈脂2兩,降香5兩,烏藥3兩,乾薑3兩,石菖蒲2兩,防己3兩,檳榔2兩,蓽澄茄5兩,附子3兩,細辛2兩,青木香4兩,薏仁5兩,雄黃5錢。

功效主治

中燥吐瀉腹痛,甚則四肢厥逆,轉筋,腿痛,肢麻,起臥不安,煩躁不寧;再甚則六脈全無,陰毒發斑,疝瘕;一切凝寒固冷積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寒輕者,不可多服;寒重者,不可少服,以愈為度。非實在純受溼、燥、寒三氣陰邪者,不可服。

使用方法

開水和服,大人每服3錢,病重者5錢;小人減半。再病甚重者,連服數次,以痛止厥回,或瀉止筋不轉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溫病條辨》卷一。

《古方選注》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雄黃5分,人言4分,冰片5分,生山梔20枚,牛黃5分,急性子1錢,生綠豆180粒,雌黃5分。

功效主治

陽狂,痴癲。

使用方法

先將綠豆冷水洗,去皮,同餘藥各生曬乾為末。大人用7分,15-16歲者用4分。或粉面糕餅令其食,少傾吐出頑痰為妙。晚以稀粥補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方選注》。

《良朋彙集》卷四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黃芩(炒)2錢,荊芥(炒)2錢。

功效主治

血出崩漏,行經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黃酒4兩同盛碗內,先將銅稱錘1個,用棗木柴燒通紅,淬入藥碗內,酒滾,乘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良朋彙集》卷四。

《幼科發揮》卷二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躑躅花1分半,雄黃3分,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中惡、眩僕、四肢厥冷,兩手握拳,不能喘息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燈心3寸長,蘸少許,插入鼻孔。得嚏即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發揮》卷二。

《活人書》卷十六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附子1枚(及半兩者,炮熟,用冷灰焙之,去皮臍,為粗末),真臘茶1大錢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陰盛格陽,身冷,煩躁,面青唇黑,腹痛,大便自利,脈沉細欲絕。

炮製方法

上同和,分作2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用水1盞,煎6分,臨熟入蜜半匙,放溫冷服之。須臾躁止,得睡,汗出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人書》卷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九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大黑附子1枚(入急火內燒,唯存心少多,在臨出火時便用瓷器合蓋,不令去卻煙焰)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2日,頭痛,腰脊強硬,憎寒壯熱,遍身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熱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汗出立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。

《證類本草》卷十引《孫兆口訣》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附子1枚(燒為灰存性)。

功效主治

陰盛隔陽傷寒,其人必躁熱而不欲飲水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蜜水調下,為1服而愈。此逼散寒氣,然後熱氣上行而汗出乃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類本草》卷十引《孫兆口訣》。

《霍亂論》卷下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附子(濃甘草湯煎去毒)3兩,吳茱萸(泡去第1次汁鹽水微炒)3兩,絲瓜絡(燒酒洗)5兩,陳伏龍肝2兩(燒酒1小杯收幹),木瓜(絡石屯7錢煎汁炒幹)1兩5錢,丁香(蒸曬)1兩。

功效主治

陽虛中寒、腹痛吐瀉,轉筋肢冷,汗淋,苔白,不渴,脈微欲絕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分作19服。

注意事項

確係寒證,此散固佳,若未辨陰陽,極宜審慎,勿輕試也。

使用方法

外以醋半酒杯,鹽1錢5分,藕肉1兩5錢,煎滾,瓦上炙存性研,每服加3厘,每病止須用半服,參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霍亂論》卷下。

《傷寒全生集》卷四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熟附子、人參、甘草、白朮、乾薑、細茶1撮。

功效主治

陰極發煩躁,陰極似陽,身熱面赤,煩躁不能飲水,脈沉細或伏絕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入蜜2匙,麝香少許調,頓冷服下。須臾汗出,得睡躁止乃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寒全生集》卷四。

《育嬰秘訣》卷二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牙皂3分,細辛5錢,川芎5錢,白芷5錢,羊躑躅花1分半,雄黃2分,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卒中惡死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以燈心草3寸長,蘸點鼻內,噴嚏為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育嬰秘訣》卷二。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: 霹靂散

配方組成

豬牙皂角3錢,細辛2錢,川芎2錢,白芷2錢,躑躅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急慢驚風,不省人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以少許,用大燈心3寸長,蘸點鼻內。得噴嚏為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