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粉丸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三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2兩,蛇蛻5尺(炒焦),黃連(去須)3分,澤瀉3分,犀角(鎊)3分,龍齒半兩,遠志(去心)半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1兩半,人參1兩半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心虛煩熱,怔忪,頭目昏眩,夜臥不寧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熟水送下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三。

《幼科折衷》捲上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龍齒、輕粉、天麻、南星、沒藥、牛黃、麝香。

功效主治

癲發無時,吐沫心悶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折衷》捲上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1兩(細研),鉛霜1分(細研),天麻3分,水銀半兩,龍齒1兩(細研),天南星1分,硃砂半兩(細研,水飛過),麝香1分(細研),黑鉛半兩(與水銀結為砂子,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心臟積熱,時發癲癇,吐嘔涎沫,作驚迷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以竹瀝研化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三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、銀屑、黃連、苦參、石蜜、龍膽草、龍齒、牛黃、秦艽、丹皮、白鮮皮、地骨皮、雷丸、犀角。

功效主治

心痿(脈痿)。三陰在下之脈虛,四肢關節如樞紐之折而不能提挈,脛緩縱而不任地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三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二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、木香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疳壯熱,及睡多汗,心神煩躁多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燒米飯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歲兒2丸,以粥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二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四引洪州張道人方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(此是熬鹽嫩子將燒紅,或醋潑外,其鹽霜色起,刮)2錢,硃砂2錢,木香半兩,桔梗半兩,胡黃連1錢,青州蠍5個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食疳。夜間壯熱,或時憎寒,手足或冷,兼生陰汗,漸加消瘦,多饒虛腫,下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白米飯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-5丸,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四引洪州張道人方。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水銀砂子2分,硃砂1分,鐵粉1分,輕粉2分,天南星(炮製,去皮臍,取末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涎盛潮搐吐逆。

炮製方法

上同研水銀星盡為度,薑汁麵糊為丸,如粟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-15丸、20-30丸,煎生薑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。

《全生指迷方》卷三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2兩,硃砂1兩(研),牛黃(研)半兩,天竺黃(研)半兩,鉛霜(研)半兩,天南星。

功效主治

脾鬱於心,忽然瘛瘲,瞋目不能語,喉中有聲,大便不通,胸滿欲嘔,或惡人聲,聞人聲則惕然而驚,或時叫,有熱則脈洪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薑汁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生指迷方》卷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八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(研,水飛過,幹稱,再研)3兩,雞膍胵5枚(陰乾,炙熟),黃連(去須)3兩,牡蠣(炒,研如面)2兩。

功效主治

消渴。臟腑枯燥,口乾引飲,小便如脂。

炮製方法

上4味,先搞2味為細末,再與鐵粉、牡蠣研勻,煉蜜和劑,以酥塗杵熟搗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漸加至40丸,食前煎粟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八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六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3分(細研),麝香1錢(細研),硃砂(細研)1分,天竹黃(細研)1分,青黛(細研)1分,蛇黃(細研)1分,使君子(為末)1分,黃連(去須,為末)1分,熊膽(細研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疳壯熱,及睡中多汗,心神煩躁多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粟米飯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1-2歲每服3丸,3-4歲每服5丸,用粥飲送下,日2-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3分,硃砂半兩(細研,水飛過),青黛3分(細研),茯神3分,羚羊角屑3分,蛇蛻皮1條,麝香半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熱,心神煩悶,多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粟米飯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以粥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半兩(細研),牛黃1分(細研),硃砂1分(細研),黃芩1分,犀角屑1分,川大黃1分(銼碎,微炒),人參1分(去蘆頭),甘草1分(炙微赤,銼),金箔30片(細研),銀箔30片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都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以薄荷湯研破送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一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2兩,獺肝2具(微炙),安息香2兩(入胡桃仁搗熟),鬼督郵1兩半,苦參1兩,木香1兩,柴胡1兩半(去苗),桃仁1兩半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麝香半兩(研入)。

功效主治

傳屍勞羸瘦,心神煩熱,四肢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煎生薑、橘皮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十七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半兩(細研),牛黃半兩(細研),金箔21片(細研),銀箔21片(細研),麝香1分(細研),遠志半兩(去心),馬牙消3分(細研),白殭蠶1分(微炒),丹參半兩,茯神半兩,川升麻半兩,白附子1分(炮裂)。

功效主治

熱病,心神恍惚,悲喜不恆,發狂欲走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同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以薄荷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七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1兩(細研),茯神1兩,遠志半兩(去心),人參1兩(去蘆頭),防風3分(去蘆頭),麥門冬1兩半(去心,焙),羚羊角屑3分,桑螵蛸3分(微炒),龍齒1兩,熟乾地黃1兩,硃砂1兩(細研,水飛過)。

功效主治

風邪經五臟,恍惚,坐臥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研了藥,都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血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以清粥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三引《萬全方》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(研)3分,麝香1錢(研),牛黃半分(研入),硃砂1分,天竺黃1分,青黛1分,蛇黃1分,熊膽(研)1分,人參1分,茯苓1分,使君子1分,黃連(併為末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心疳肚熱,及睡中多汗,神思煩躁多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粟米飯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1-2歲每服3丸,3-4歲每服5丸,以粥飲送下,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三引《萬全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一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1兩,獺肝1具(微炙),安息香3分,鬼督郵1兩,白朮3分,木香3分,柴胡1兩(去苗),胡黃連3分。

功效主治

骨蒸勞,體瘦寒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食前以粥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1兩,豬糞1兩(燒灰),硃砂半兩(細研,水飛過),麝香1兩(細研),蛇黃1兩(以火煅後,甘草水浸3-5遍,搗研作末),端午日犬膽1枚(一作大蟾,生薑汁浸,炙令黃焦,為末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糯米飯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1-2歲兒每服3丸,3-4歲兒每服5丸,用金銀湯送下,人參湯送下亦得,每日3-4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三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2兩(細研),雞膍胵1兩(微炙),栝樓根3分,土瓜根1兩,苦參3分(銼),黃連3分(去須),麥門冬1兩(去心,焙),牡蠣3分(燒為粉),桑螵蛸3分(微炒),金箔50片(細研),銀箔50片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消渴,不問年月深淺困篤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研了藥更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以清粥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三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1兩(細研),生乾地黃3兩,雞膍胵2兩(微炙),牡蠣2兩(燒為粉),黃連1兩(去須)。

功效主治

消腎。心肺熱極,羸瘦乏力,口乾心煩,小便如脂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研了藥,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以粥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三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1兩(細研),黃連2兩(去領),苦參1兩(銼),麥門冬2兩(去心,焙),土瓜根1兩,牡蠣粉1兩,金箔50片(細研),銀箔50片(細研),栝樓根2兩。

功效主治

消渴飲水過度,渴尚不止,口舌乾燥,心神煩亂,坐臥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研了藥,都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以清粥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2分(細研),蛇蛻皮半兩(燒灰),鬼督郵3分,龍齒半兩,寒水石2兩,敗天公1兩(燒灰),防風1兩(去蘆頭),沙參半兩(去蘆頭),羚羊角屑1兩半,龍膽2兩(去蘆頭),烏犀角屑2兩,蚱蟬1兩(微炙),地骨皮2兩,商陸1兩,牛黃1分(細研),石膏2兩(細研,水飛過),黃連半兩(去須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風邪癲狂,每發狂亂妄語,倒錯不識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研了藥,同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煎地骨皮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鐵粉丸

配方組成

鐵粉1兩,天竺黃半兩,真珠末半兩,蛇黃半兩,牛黃1分,硃砂1分,麝香1分,琥珀半兩,金箔30片,銀箔30片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體虛,血邪攻心,狂語,或見鬼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粟米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以竹葉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