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附子1斤(大者,去毛皮,泔浸3宿,春夏1宿,濾出水,淨洗,入銀石器內用井水煮,上有2寸分水方可,入大蒜20枚,去皮鋪在上,慢火煮,候蒜爛,以竹箸攪,以蒜汁幹為度,濾出焙乾用),神曲(炒黃)4兩,乾薑(生)4兩,蓽茇2兩,丁皮2兩,胡椒2兩,縮砂仁2兩。
脾胃氣弱,飲食少,或心腹疼痛,或飲食難於克化。
上為末,泡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0丸,任意湯使下,不以時候。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三。
附子2兩(炮),乾薑1兩。
心肺傷動,冷痛。
上為末,搗為蜜丸,如梧桐子大。
忌豬肉,冷水。
每服4丸,1日3次。
方出《肘後》卷一,名見《外臺》卷七。
赤烏腳4兩,附子1兩,乾薑1分。
久赤白痢不愈。
上為末,用醋煮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15丸,以粥飲送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二。
附子3枚7錢重者(炮,去皮臍),白朮4兩,乾薑2兩(炮)。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食前溫米飲送下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六。
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分,乾薑(炮)3分,烏頭(炮裂,去皮尖)1分,吳茱萸(湯浸1宿,焙乾,炒)半兩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)半兩。
心中寒,心痛徹背,背痛徹心,或心下結實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丸,空腹以酒送下,日3夜1;未效,稍加丸數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三。
乾薑(炮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2兩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,銼)1兩。
傷寒霍亂,嘔吐不止,手足厥逆。
上為末,醋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食前米飲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