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志散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不拘多少。

功效主治

腦風頭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半字,先含水滿口,即搐藥入鼻中,仍揉痛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1兩(去心)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桂心半兩,茯神1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獨活1兩,犀角屑1兩,人參1兩(去蘆頭),石膏2兩,秦艽1兩(去苗),黃芩3分,麥門冬1兩半(去心,焙)。

功效主治

風狂,發即多啼泣,或即歌笑,或自說賢智,或狂走不避水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六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2兩,黃連(去須)2兩,白茯苓(去黑皮)2兩半,菖蒲(切,焙)3兩,人參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健忘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食後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六。

《聖惠》卷四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半兩(去心),菖蒲半兩,鐵精半兩,桂心3分,黃耆1兩(銼),防風3分(去蘆頭),當歸3分(銼,微炒),人參半兩(去蘆頭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熟乾地黃3分,芎半兩,茯神3分,獨活半兩,紫石英1兩(細研如粉),五味子半兩,麥門冬3分(去心),半夏半兩(湯洗7遍去滑)。

功效主治

心氣虛,驚悸喜忘,不思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入生薑半分,大棗3枚,煎至6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、五味子(焙)、蛇床子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莖中痛,及囊縮,津液不行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藥末5錢,水3升,加蔥白3寸,同煎3-5沸,去滓,熱淋渫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。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四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五倍子半兩,遠志(去心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口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,用紗羅隔過。

使用方法

摻少許於舌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四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3分(去心),白朮1分(微炒),桂心半兩,茵芋半兩,天雄半兩(炮過,去皮臍),龍腦半兩,菖蒲半兩,附子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生乾地黃半兩,細辛半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楊柳桑寄生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風邪,悲思愁憂,喜怒無常,夢寐不安,心神恐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空心及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普濟方》卷十六引《衛生家寶》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白朮3兩,白茯苓3兩,人參3兩,硃砂(別研,水飛過)2兩,川芎2兩,羌活(去蘆)2兩,防風1兩,當歸2兩(洗淨,曬乾),白芍藥1兩,熟乾地黃2兩,宣粉葛1兩,遠志肉1兩(用生薑自然汁煮數10沸,幹)。

功效主治

心氣不足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硃砂外,併為細末,旋入硃砂研令勻,再羅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後、臨臥用燈心、棗湯或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十六引《衛生家寶》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八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1兩(去心),防風1兩(去蘆頭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麥門冬(去心)3分,羚羊角屑3分,酸棗仁(微炒)3分,桑寄生3分,獨活3分,桂心3分,當歸(銼,微炒)3分,茯神3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中風,心神恍惚,言語錯誤,煩悶,睡臥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1兩,人參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黃耆(銼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熟乾地黃(焙)半兩,菖蒲半兩,白朮半兩,防風(去叉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厥,多驚駭,背痛善欠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空心、晚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半兩(去心),茯神1兩,獨活1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白芍藥半兩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桂心半兩,麥門冬3分(去心),人參1兩(去蘆頭),附子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黃耆1兩(銼),羚羊角屑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,心氣不足,驚悸,言語謬誤,恍恍惚惚,心中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四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半兩(去心),麥門冬1兩(去心),薯蕷1兩,葛根1兩(銼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石膏2兩,麻黃半兩(去根節),川升麻1兩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時氣,5-6日未得汗,口乾狂語,如見鬼神,吃食不得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。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四。

方出《婦人良方》卷八,名見《醫統》卷八十三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2分,乾薑(生)3分,蓮花3分,蛇床子4分,五味子4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陰冷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兔尿塗陰中,次以綿裹1錢納陰中。熱即為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婦人良方》卷八,名見《醫統》卷八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七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半兩(去心),白芍藥3分,桂心1分,天門冬半兩(去心),麥門冬半兩(去心),阿膠半兩(搗碎,炒令黃燥),當歸半兩,沒藥1兩,藕節半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川大黃半兩(銼碎,微炒),生乾地黃1兩,柴胡1兩(去苗),桃仁1分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大衄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煎至5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七。

《聖惠》卷四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1兩(去心),生乾地黃1兩,枳殼1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旋覆花半兩,甘草3分(炙微赤,銼),麥門冬1兩半(去心),半夏半兩(湯洗7遍去滑),赤茯苓3分。

功效主治

心臟實熱,驚怖,痰隔不下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。

《直指》卷二十一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,取肉)。

功效主治

喉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管子擀開口,吹藥入喉。策令頭低,涎出而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二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四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1兩(去心),人參1兩(去蘆頭),菖蒲1兩,白茯苓1分,決明子3分,薯蕷3分,桂心半兩,熟乾地黃2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食前以溫粥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。

《聖惠》卷十四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1兩,人參(去蘆頭)1兩,龍齒1兩,茯神1兩,紫石英(細研)1兩,赤石脂1兩,當歸(銼,微炒)1兩,桂心1兩,甘草(炙微赤,銼)1兩,白朮1兩,白芍藥1兩,紫菀(洗去苗土)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麥門冬1兩半(去心,焙)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後心虛驚悸,恍惚多忘,或夢驚魘,及諸不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,入石英相和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以水1大盞,加大棗3枚,煎至5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半兩(去心),龍齒3分,楊上寄生1兩,石菖蒲半兩,細辛半兩,人參3分(去蘆頭)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茯神3分,生乾地黃3分,黃耆3分(銼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風邪所中,眠臥不安,喜怒無常,志意不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四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2兩,人參2兩,赤小豆(炒熟)2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2兩,細辛(去苗葉)2兩,桂(去粗皮)2兩,乾薑(炮)2兩,防風(去叉)2兩,龍齒(研)2兩,熟乾地黃(切,焙)2兩,菖蒲(九節者,去須節,米泔浸,切,焙乾)2兩,黃耆(銼)4兩,白茯苓(去黑皮)4兩,白朮4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驚恐,悲思恍惚,心常惕惕,夢寐不定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別研一味外,餘搗羅令細,即入研者拌勻,再羅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空心、晚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六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1兩(去心),白朮1兩,肉桂1兩半(去皺皮),人參1兩(去蘆頭),鱉甲1兩半(塗酥炙令黃,去裙襴),天門冬1兩(銼,去心,焙),杜仲1兩(去粗皮,微炙令黃,銼),川椒1兩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,牛膝1兩(去苗),白茯苓1兩,薯蕷1兩,山茱萸1兩,柏子仁1兩,生乾地黃1兩,石斛1兩(去根,銼),黃耆1兩(銼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心虛,勞損羸瘦,四肢無力,心神昏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注意事項

忌鯉魚、莧菜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1兩(去心),白茯苓1兩,獨活3分,白芍藥3分,當歸3分,麥門冬3分(去心),人參3分(去蘆頭),羚羊角屑3分,黃耆3分(銼),桂心3分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風驚悸,言語錯誤,恍恍憒憒,心中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: 遠志散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半兩,黃耆(炙,銼)半兩,芍藥1兩,五味子1分,黃芩(去黑心)1分,赤茯苓(去黑皮)3分,牡荊實(輕炒)3分,秦艽(去苗土)1兩,烏頭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天雄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細辛(去苗葉,微炒)半兩,山茱萸半兩,菊花(未開者,炒)半兩,防風(去叉)3分,狗脊(去毛)半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芎半兩,蕪荑(微炒)半兩,菖蒲(用米泔浸,去節皮,焙)3分,萎蕤(去土及須,焙)3分,白斂(生用)半兩,山芋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龍膽(去苗土)半兩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,銼)半兩,蜀椒(去目並閉口者,炒出汗)1分,巴戟天(去心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周痺不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空心溫酒調下,漸加至2錢匕,日2夜1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