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芍、川芎、當歸、茯苓、白朮、山藥、甘草、桔梗、連翹、木通、生薑、大棗。
痘後氣血不調,瘢痕不正,諸症將作者。
《慈幼新書》卷五。
人參8分,生耆1錢,當歸1錢,連翹1錢,牛蒡1錢,防風5分,川芎5分,升麻5分,黃芩5分,黃連5分,前胡1錢,木通8分,炙草3分,蟲退3分。
痘瘡大熱灼人,心中迷悶,元氣虛而毒氣盛者。
煎服。
《種痘新書》卷四。
白芍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桔梗、連翹、木通、山藥、姜、棗。
痘疹落痂後氣血不調,尚有餘毒,諸症將作。
水煎服。
《痘疹仁端錄》卷六。
黃耆、牛子、連翹、黃芩、花粉、全地、木通、前胡、人參、甘草。
痘瘡毒未盡化,當收時忽增大熱,發渴煩躁者。
《種痘新書》卷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