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毒瀉肝湯

《張皆春眼科證治》: 解毒瀉肝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9g,龍膽草3g,酒黃芩9g,銀花30g,川黃連6g,生地9g,元參9g,赤芍9g,牡丹皮9g。

功效主治

花翳白陷。肝膽風熱火毒熾盛,症見抱輪紅赤,白陷深入風輪內層,色黃帶綠,發展迅速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張皆春眼科證治》。

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三: 解毒瀉肝湯

配方組成

防風2錢,山梔2錢,石膏2錢,黃芩2錢,蒼朮2錢,木通2錢,生甘草2錢。

功效主治

肝脾風溼攻注之田螺泡。生足掌,初如火燎,隨生紫白黃泡,悶腫硬疼,不能著地,連生數泡,皮厚難於自破,3-5日成片溼爛,甚則足跗俱腫,寒熱往來者。

使用方法

加燈心30根,水、酒各半煎,食前服。外先用苦參、菖蒲、野艾熬湯熱洗,次用線針將泡挑破,洩去毒水,貼洞天膏。內服此湯。如溼重流水者,則以五美散撒之,更用膏蓋貼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