虻蟲散

《外科集腋》卷八: 虻蟲散

配方組成

丹皮1兩,牛虻蟲20個(曬乾,去翅,炙)。

功效主治

跌打損傷,瘀血內攻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注意事項

妊娠骨折忌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分,酒下。血化為水矣。若有宿血在骨節中,各等分為末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集腋》卷八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六十七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一一: 虻蟲散

配方組成

虻蟲1分(微炒),牡丹1兩,生乾地黃1兩。

功效主治

被打損傷,腹中有瘀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暖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六十七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一一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八: 虻蟲散

配方組成

虻蟲30枚(去翅足,微炒),桃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桂心1兩半,川大黃3兩(銼碎,微炒),水蛭30枚(炒令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金瘡內漏,瘀血在腹中脹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用童便1中盞,煎至5分,溫溫和滓服,日5服,夜3服。如卒無小便,用酒、水代之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八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: 虻蟲散

配方組成

虻蟲半兩(炒令微黃,去翅足),水蛭半兩(炒令微黃),桃仁3分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烏賊魚骨半兩,牛膝半兩(去苗),鯉魚鱗半兩(燒灰),桂心半兩,芫花半兩(醋拌炒令幹),枳殼半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赤芍藥半兩,硇砂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臟腑宿冷,經脈不利,腹中有瘀血攻刺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食前以暖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: 虻蟲散

配方組成

虻蟲半兩(炒令微黃,去翅足),水蛭半分(炒令微黃)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人參3分(去蘆頭),木香1分,紅藍花半兩,童子頭髮3分(燒灰),井內倒懸草3分,乾薑1分(炮裂,銼),赤芍藥3分,薑黃3分,荷葉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月水不通,血氣攻刺,腹脅疼痛,四肢乾瘦,不欲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: 虻蟲散

配方組成

虻蟲半兩(去翅足,微炒),川大黃2分(銼,微炒),亂髮灰半兩,蒲黃半兩,麒麟竭半兩,延胡索3分,伏龍肝半兩(細研)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赤芍藥半兩,狗膽2枚(幹者),(庶蟲)蟲半兩(微炒),水蛭半兩(炒令黃),麝香1分(研入),硃砂半兩(細研,水飛過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日久月水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入研了藥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以溫酒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虻蟲散

配方組成

虻蟲100枚,水蛭100枚,延胡索1兩,棕櫚皮1兩,赤鯉魚鱗2兩,幹荷葉3片,幹藕節1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露不下,腹中疼痛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一同入瓷瓶子內固濟,候幹,燒令赤色,冷了細研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八: 虻蟲散

配方組成

虻蟲(初食牛血者)2-7枚。

功效主治

蛇螫人竅出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燒為灰。

使用方法

以溫水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八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