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子降氣湯

《局方》卷三(寶慶新增方)為《千金》卷七“紫蘇子湯”之異名: 蘇子降氣湯

配方組成

紫蘇子1升,前胡1兩,厚朴1兩,甘草1兩,當歸1兩,半夏1升,橘皮3兩,大棗20枚,生薑1斤,桂心4兩。

功效主治

寒痰上壅,咳嗽氣喘,胸膈滿悶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,以水1鬥3升,煮取2升半,分5次服,日3次,夜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三(寶慶新增方)。為《千金》卷七“紫蘇子湯”之異名。

《準繩·類方》卷二: 蘇子降氣湯

配方組成

紫蘇子(炒)2錢半,半夏(湯泡)2錢半,前胡(去蘆)1錢,甘草(炙)1錢,厚朴(去皮,姜制炒)1錢,陳皮(去白)1錢,川當歸(去蘆)1錢半,沉香7分。

功效主治

上盛下虛,氣滯痰壅,咳嗽,喘急,頭痛,胃脘痛。

使用方法

水2鍾,加生薑3片,煎至1鍾,不拘時候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類方》卷二。

《簡明醫彀》卷四: 蘇子降氣湯

配方組成

真蘇子3錢,陳皮2錢,厚朴2錢,前胡2錢,肉桂1錢,半夏(制)1錢,當歸1錢,南星1錢,甘草5分。

功效主治

虛陽上攻,氣不升降,上盛下虛,痰壅喘嗽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3片,大棗1個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簡明醫彀》卷四。

《便覽》卷二: 蘇子降氣湯

配方組成

蘇子1錢5分,厚朴1錢,陳皮1錢,半夏1錢,官桂1錢,前胡1錢,甘草5分。

功效主治

虛陽上攻,氣不升降,上盛下虛,痰涎壅盛。

使用方法

水1鍾半,加生薑3片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便覽》卷二。

《何氏濟生論》卷二: 蘇子降氣湯

配方組成

川芎(去頭)5分,甘草(炙)5分,前胡(去蘆)5分,厚朴(姜制)5分,肉桂5分,蘇子(研)、半夏1錢,陳皮7分。

功效主治

逆氣,氣不升降,痰涎壅塞,氣滿氣痛等證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3片,大棗1個,水煎不拘時候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何氏濟生論》卷二。
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一: 蘇子降氣湯

配方組成

前胡1錢,蘇子(真者)1錢,半夏(薑汁拌曬)1錢,陳皮1錢,厚朴1錢,甘草1錢,桔梗1錢,黃芩1錢,防風1錢,枳殼1錢,肉桂2分。

功效主治

弄舌喉風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3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一。
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一: 蘇子降氣湯

配方組成

蘇子、前胡、厚朴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、黃耆、人參、五加皮、乾薑、肉桂、桔梗、當歸、羌活、麥冬、連翹。

功效主治

纏喉風,熱毒積於脾家,病人愈後口中實,腹中絞痛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一。

《白喉全生集》: 蘇子降氣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2錢,前胡2錢,法夏(薑汁炒,搗碎)2錢,茯苓3錢,殭蠶3錢,陳皮1錢,水竹茹1錢,厚朴(薑汁炒)1錢,蘇子1錢,粉草1錢,蟬蛻9只(去頭翅足),肉桂5分(去皮,蒸兌),生薑3片。

功效主治

白喉寒熱錯雜,脈見下虛上實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白喉全生集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