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蓮心半兩,人耳塞半兩,乳香1分(別研),人參半兩,燈花1字,丹砂1分(別研)。
小兒夜啼。
上為散。
每服半字匕,薄荷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○。
當歸、黃耆、甘草(炙)、鱉甲(醋炙)、前胡、柴胡、獨活、羌活、防風、防己、茯苓、半夏、黃芩、陳皮、官桂、阿膠、赤芍、麻黃(去節)、杏仁、蓮心(去心)、天南星、川芎、芫花(醋炒黑)、枳殼(炒)。
傳屍勞瘵,寒熱交攻,久嗽咯血,羸瘦。
除芫花,每服2錢半,水2盞半,生薑3片,大棗1枚,入芫花1抄,煎至8分,先服三拗湯,後服此方。須吐有異物,漸減芫花及甘草,殺蟲少之。
《脈因證治》捲上。
蓮肉1兩,白朮半兩,人參半兩,白茯苓半兩,五味子半兩,木香半兩,薏苡仁(炒)半兩,北桔梗(炒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白扁豆(炒)半兩,丁香半兩,白芷半兩,當歸半兩,桑白皮1兩,幹葛(炒)1兩,黃耆(炒)1兩,杏仁(去皮尖,炒)1兩,乾薑(炮)1兩,山藥(炒)1兩,半夏曲1兩,百合1兩,神曲(炒)1兩。
虛勞或大病後心虛脾弱,盜汗,遺精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3分,水1盞,姜、棗同煎,空心溫服。
《醫方大成》卷四引《簡易方》。
蓮子心7個,糯米21粒。
勞心吐血。
上為細末。
酒調服。
方出《百一》卷六引孫仲盈方,名見《得效》卷七。
蓮心49粒(瓦上焙乾,為末),建茶1小挑,蜜1匙。
大小便不通。
上作1服,用井花水半盞,調勻服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十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