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蒼朮2斤,神曲1斤。
腹中虛冷不能食,食輒不消,羸弱生病者。
煉蜜為丸。
每服30丸,米湯送下,日3次。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十八。
茅山蒼朮1斤(米泔水浸1宿,曬乾),雪白茯芩6兩(去筋膜)。
上為末,東流水煮神曲作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70-80丸。清晨滾湯送下。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五。
蒼朮1斤(用童便、酒各浸半斤,過1宿,曬乾,為末),白茯苓6兩。
神曲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70丸。
《醫學入門》卷七。
蒼朮(米泔浸,去皮)、何首烏半斤。
疥癬。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60-70丸,空心酒送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七九。
蒼朮(切,焙)1兩,吳茱萸(湯浸洗)1兩,破故紙1兩,胡蘆巴1兩,川姜半兩,草烏半兩(並炮),山藥2兩。
男子、婦人一切虛冷之疾,婦人久不生產,似帶疾,而非其時有遺瀝者。
上藥各精細炮治如法,同為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5丸,空心溫酒、鹽湯任下,婦人艾醋湯送下,日2次。
方出《續本事》卷一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二五。
蒼朮1兩,黃連(去須)1兩,當歸(焙)1兩,訶黎勒皮(炒)1兩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)1兩,乾薑(炮)1兩半,吳茱萸(湯洗,炒幹,稱)1兩,艾葉(炒)3分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2兩,龍骨2兩。
氣痢,瘦弱,諸藥不效者。
上為末,米飲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食前生薑湯送下,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七。
雲苓4兩,白芍藥(炒黃)4兩,炙甘草1兩,川椒(去閉口者,炒出汗)1兩,小茴香(炒)1兩,厚朴3兩(薑汁炒),真茅山蒼朮8兩(米泔浸1宿,切,炒,如無即以好白朮代之),破故紙(酒浸2日,曬乾少香)4兩。
寒溼在脾,洩瀉久不能愈者。
上為末,糯米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70-80丸,食遠清湯送下。
《景嶽全書》卷五十一。
蒼朮(米泔浸)1兩,知母1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,玄參1兩,甘草1兩,人參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芎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木香1兩,貝母(去心)1兩,石決明(刮、洗淨)1兩,茺蔚子1兩。
青盲眼,瞳子分明,亦無翳膜,不痛不癢,內障不見物。
上銼細,焙過,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食後溫水送下,臨臥再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二。
蒼朮不拘多少(米泔水浸3日,逐日換水,候滿日取出,颳去皮,切片,曬乾,慢火炒令黃色,細搗末)。
每一斤末,用蒸過茯苓半斤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忌桃、李、雀、蛤及三白。
每服15丸,空心或臨臥溫熟水送下。別用蒼朮末6兩,甘草末1兩,拌和勻,作湯點之,下蒼朮丸妙。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八引《雞峰》。
蒼朮半斤。
內障。
上切,黑豆一小升,用水二碗,煮幹,焙,研為末,麵糊為丸。
每服30丸,空心鹽湯送下。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九。
蒼朮1斤(4兩酒浸,4兩米泔浸,4兩醋浸,4兩青鹽水浸,冬5日,夏3日,如數分作4份,用椒1兩炒1份,破故紙1兩炒1份,用黑牽牛1兩炒1份,用茴香1兩炒1份)。
腰腳溼痛。
上炒訖,除去拌藥,只留蒼朮,為末,醋麵糊為丸。
空心溫酒或鹽湯、熱水任下。年50以上,加沉香1兩,楠木香2兩,巴戟2兩(酒浸2宿,去心)。
《普濟方》卷一五六引《經驗良方》。
蒼朮(好者)6兩(去皮,酒浸2兩,醋浸2兩,泔浸2兩),幹熟地黃1兩,蓮子肉半兩(酒浸軟,裝在豬肚內),五味子1兩,枸杞子1兩,破故紙1兩,羊白腸1條(將破故紙裝在腸內,俱用焙乾,一處碾為細末)。
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40-50丸,蔥溫酒送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八。
蒼朮1斤(用泔浸,去皮,切作片,用生蔥白1斤切碎,加鹽2兩同炒,蒼朮黃色為度,去蔥不用),川椒(微炒)4兩,白茯苓(去皮)4兩,小茴香(微炒)4兩。
腰腿疼痛,小腸疝氣。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0-70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《瑞竹堂方》卷二。
蒼朮1兩半,訶黎勒皮1兩半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木香1兩,芍藥1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白龍骨1兩,生薑(切,焙)1兩。
骨蒸,腹中痃癖妨痛,兼下痢,日夜數十行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食前人參湯送下,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三。
乳香2錢,沒藥2錢(別研),川牛膝半兩,青鹽半兩(研),熟艾4錢,川烏3錢,全蠍1錢(炒)。
乾溼腳氣,筋脈拘攣,疼痛不能行履。
上除研藥,為細末,入研藥令勻。以木瓜一個,大者,切一頭留作蓋,去瓤,入上件藥於木瓜內,將蓋簽定,安木瓜於黑豆中蒸令極爛,取出去皮,連藥研成膏;卻入生蒼朮末拌令得所,丸如梧桐子大。
忌血與蒜。
每服50丸,空心木瓜湯送下,或溫鹽酒亦得,日3次。
《婦人良方》卷四。
蒼朮1斤。
風溼。
米泔水浸,竹刀颳去皮,曬乾為片,用童便、酒各浸半斤,過一宿,曬乾為末。
每服1錢,空心鹽湯或酒調下。
《濟陽綱目》卷四。
蒼朮(炒)、橘紅各等分(為末)。
失飢傷飽,肚痛不食。
上藥生薑汁打炒神曲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70丸,米飲送下。
《醫學綱目》卷二十二。
蒼朮(米泔浸1日,為末)。
胃中有蟲,吃生米。
蒸餅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0丸,米飲送下,日3次。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