莨菪子散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五: 莨菪子散

配方組成

莨菪子(新者)半兩,木香半兩,雄黃(無石者,研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三十年呷嗽。

炮製方法

先搗前2味為細散,與雄黃同研,令勻;用青紙1張,先以羊脂塗,次以散藥再滲脂上,卷裹之。

使用方法

早晨空腹,燒令煙出,吸十咽,每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: 莨菪子散

配方組成

莨菪子1分(水淘去浮者,微炒),細辛1分,鯽魚(燒灰)1分,黃連1分,人糞灰1兩,幹蛤蟆半兩(燒灰),石膽半兩(細研),甘草半兩,麝香半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齒(匿蟲)作孔,有蟲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取少許,以綿裹納蛀孔中,1日換3次,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。

《外臺》卷十五引《古今錄驗》: 莨菪子散

配方組成

豬卵1具(陰乾百日),莨菪子3升,牛黃8分(研),鯉魚膽5分,桂心10分(研)。

功效主治

五癲,反側羊鳴,目翻吐沫,不知痛處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,以清酒1升漬莨菪子,曬令幹,盡酒止,乃搗合下篩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蔥等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分匕,酒送下,1日2次。當如醉,不知稍增,以知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十五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