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聖散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二: 至聖散

配方組成

香白芷1斤(生銼),甘草半斤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時行傷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水1盞半,加棗子1枚,生薑5片,連須蔥白3寸,煎至8分,熱服。用衣被蓋覆,約行5-6裡,更進1服。汗出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二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六引趙舍人方: 至聖散

配方組成

白蜆殼(泥中多年,色白圓小)1兩,蜜陀僧(同蜆殼煅)1兩,無名異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疳瘡年深見骨,或幹或溼。

使用方法

上為細末,入麝半錢研,鹽湯溫漿水洗,摻藥,膏藥蓋。不5-7次即生肥肉,生6分止,不然,瘡瘢高大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六引趙舍人方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三: 至聖散

配方組成

黃連5個(水洗),幹銅綠半兩(研),生白礬半兩(研),膩粉1錢,麝香1錢(研),乳香1錢(研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眼赤爛。

炮製方法

上將黃連搗為末,羅過,衝入其餘五味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湯泡澄下,乘熱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三。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: 至聖散

配方組成

枇杷葉(淨刷去葉後毛,銼碎)2兩,半夏(咬碎)4兩。

功效主治

老幼暴吐,服藥不止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用生薑4兩重,切作綠豆大,拌勻,釀一宿,慢火炒令微焦色,以皮紙盛,於地上侯冷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水1盞,煎7分,去滓,空心少與緩投;或入諸藥內同煎服,亦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。

《元和紀用經》: 至聖散

配方組成

緊小幹蠍49枚(每1蠍,以4葉薄荷包合,綿線系之,火炙焦去線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陰陽癇,手足抽掣,病後虛風,百種驚生惡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金銀湯調3豆許大,3歲倍之,量大小加至半匕;以麝香、牛黃少許調服益佳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元和紀用經》。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二: 至聖散

配方組成

全蠍尾(去毒)21個,晚蠶蛾5錢,天漿子5錢,白附子(炮)5錢,辰砂(水飛)1分,麝香1分。

功效主治

嬰孩小兒中風痙病,昏悶不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薄荷煎湯,入酒2-3滴調化,不拘時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