續斷1兩半,柏葉1兩半,芎1兩半,禹餘糧1兩半(煅,醋淬3-5遍),熟艾1兩半(炒),阿膠1兩半(炙令燥),赤石脂1兩半,牡蠣1兩半(燒,研),生乾地黃1兩半(切,焙),當歸1兩半(切,焙),丹參1兩半,鹿茸1兩半(去毛酥炙),鱉甲(醋炙)1兩半,鮀甲2兩(醋炙),地榆(銼)2兩。
婦人帶下白色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米飲或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二。
續斷2兩,生乾地黃2兩(焙),地榆2兩,芍藥2兩,蛇銜2兩,甘草2兩(炙,銼),當歸2兩(切,焙),芎2兩,附子2兩(炮裂,去皮臍),人參2兩,杜蘅2兩,肉蓯蓉(酒浸,切,焙)2兩,乾薑1兩(炮),細辛(去苗葉)1兩,桂(去粗皮)1兩半,蜀椒(去目及閉口者,炒出汗)半兩,牡蠣(煅,研)1兩。
金瘡傷,中筋骨。
上為散。
每服3錢匕,以溫酒調下,空腹,日午、夜臥各1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九。
芎1兩半,乾地黃2兩,蛇銜2兩,當歸1兩半,蓯蓉1兩半,乾薑3分(炮),續斷3兩,附子3分(炮),漢椒3分(出汗去目),桂心3分,人參1兩,甘草1兩(炙),細辛2分,白芷3分(一方有芍藥1兩半)。
金瘡,中筋骨。
上為散。
每服方寸匕,溫酒下,日3次,夜1次。
《鬼遺》卷二。
續斷1兩,芎半兩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人參半兩(去蘆頭),黃耆半兩(銼),羌活半兩,白茯苓3分,熟乾地黃1兩,五味子半兩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酸棗仁半兩(微炒),甘草1分(炙微赤,銼)。
產後虛羸,不思飲食,多臥少起,精神昏悶。
上為粗散。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棗3枚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日3次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一。
續斷1兩,牛膝2兩,芎1兩,木瓜2兩。
老人風冷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1錢,空心溫酒調下。
《養老奉親》。
續斷1兩,威靈仙1兩(去土,銼,焙),桂1兩(去粗皮),當歸(銼,焙)1兩。
氣滯,腰卒痛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匕,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五。
續斷1兩,牛膝1兩(去蘆,酒浸)。
老人風冷,轉筋骨痛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食前用溫酒調下。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八。
生地5兩,續斷3兩(炒炭),白芍1兩半(炒),當歸3兩。
孕婦尿血,脈虛數者。
上為散。
每服5錢,荊芥灰湯送下。
《醫略六書》卷二十八。
榼藤子半兩(去瓤,酥炙),當歸半兩,川芎半兩,川續斷半兩(洗,曬),黃耆半兩(微炙),葫蘆巴半兩(炒),紫金皮半兩,生乾地黃半兩(洗,曬),牡蠣粉半兩,木香3錢,辣桂3錢,甘草(炙)2錢。
諸漏。
上為末。
每服2錢,空心溫酒調下。或加發灰佐之。
《直指》卷二十二。
續斷1兩(銼),生乾地黃1兩(焙),當歸1兩(切,焙),芎1兩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桂(去粗皮)1兩,澤蘭葉半兩,蜀椒半兩(去目並閉口,炒出汗),甘草(炙,銼)半兩。
從高墜墮,傷損筋骨,發熱腫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3錢匕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