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柏、薄荷、芒消、青黛各等分。
齒縫出血。
上為末,入冰片少許。
掩上牙床即止。
《醫學入門》卷四。
樟腦5錢,薄荷3錢(研細入寶罐內,碗覆罐上,溼紙封固,微火升起刮下),黃柏(末)1兩,人中白5分,青黛少許。
虛火上炎,喉痺舌痛諸證。
吹喉。
《醫學整合》卷二。
銅綠、蠶蛻紙、人中白。
麻後口瘡,餘熱未透,毒壅上焦心脾之火。
上為散。
外敷。
《麻疹整合》卷四。
綠豆5錢,大黃2錢。
小兒丹毒。
上為極細末。
用生薑薄荷汁入蜜調塗。
《幼科類萃》卷二十一。
青黛、川黃柏、煅人中白、寒水石、明白礬各等分。
喉風。
水煎服。
《喉科秘訣》卷下。
厚黃柏2兩,青魚膽1兩(黃柏火上炙幹起,以魚膽汁塗上,再炙再塗,以膽盡為度,切片研末),人中白3錢,青黛3錢5分,膽礬3錢,硼砂3錢。
口疳,疔瘡。
上為細末。
摻患處。
《喉科秘鑰》捲上。
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甘草、青黛、硼砂。
口瘡。
上為細末。
以敷口瘡。
《種痘新書》卷十二。
紅棗5枚(去核,每1棗入人言1分,火煅存性),黃柏5分,青黛3分,穿山甲5分(燒存性)。
小兒疳癖,牙根臭爛,牙齒脫落,皮肉破壞。
上為極細末,和勻。
搽患處。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三。
青黛、樸消、腦子少許。
風壅牙痛。
上為末。
擦患處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七十三引《經驗秘方》。
黃柏4兩,甘草(炙)2兩,青黛1兩。
老幼口瘡,多時不效者。
上前二味為末,入青黛研勻。
忌醋、醬、鹽1-2日。
每用半錢,於摻口內。
《衛生寶鑑》卷十一。
薄荷葉(去老梗)5錢,荊齊穗5錢,青黛2錢半,元明粉2錢半,硼砂2錢半,百草煎3錢,甘草3錢。
重舌及滿口內外瘡毒,咽喉不利。一切口瘡腐爛。
上銼,烤乾為末,元明粉、硼砂二味在乳缽內細杵,同前藥末再杵勻。
用1字至半錢,乾點舌上令其自化;或新汲水入蜜調,點舌上亦好。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。
山屠粉(即黃柏末)、蘭寶華(即青黛)、羽(砶工)灰(即枯礬)、玉虛(飠卞)(即冰片)。
走馬疳。遍口生疳,作穢臭爛,延及咽喉,敗壞甚速。
上前三味各研細末,和成柳葉色,然後加入後一味少許再研勻用。
《走馬疳急方》。
蠍尾25個(去毒用),銅綠2錢,青鹽2錢,輕粉1字。
風毒,眼連眶赤爛,拳毛倒睫。
上為細末。
每用1錢,漿水1盞調洗,日3次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七十引《施園端效方》。
黃芩1錢,黃連1錢,石膏1錢半,寒水白1錢半,硼砂1錢,甘草5分,青黛6分。
痘後唇口生瘡。
上為末。
敷之。
《種痘新書》卷九。
薄荷5錢,青黛2錢5分,硼砂2錢5分,兒茶3錢,甘草3錢,黃柏1錢,銅青1錢,冰片1錢,元明粉2錢半,百草煎2錢半,荊芥5錢。
痘疹誤服辛熱之藥,以致熱毒蘊結,咽喉腫痛,口舌生瘡,赤眼腫痛。
上為細末。
每用1-2字,點舌上,令其自化,或井花水調點。
《治疹全書》卷下。
上銅青1錢,白芷1錢,甘草5分。
口疳腐爛。
上為細末。
同黃袍散吹之。
《玉鑰續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