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瀝化痰丸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重慶方): 竹瀝化痰丸

配方組成

天冬3兩,枳實3兩,麥冬3兩,雲苓3兩,沙參3兩,瓜蔞子2兩(霜),川貝母2兩,桔梗2兩,橘皮2兩,蘇葉2兩,竹茹4兩,薄荷2兩,甘草2兩,桂枝2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重3錢,蠟殼封固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臨臥時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重慶方)。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竹瀝化痰丸

配方組成

海浮石(煅)16兩,白朮(炒)32兩,橘皮96兩,瓜蔞子32兩,南星(炙)48兩,茯苓32兩,黃連16兩,法半夏64兩,百部草32兩,南楂64兩,香附(炙)64兩,玄參(去蘆)16兩,熟軍48兩,萊菔子(炒)32兩,枳實(炒)64兩,蘇子(炒)96兩,黃芩96兩,杏仁(去皮,炒)16兩,貝母16兩。

功效主治

痰火上攻,胸膈不暢,咳嗽喘滿,咽喉堵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每16兩加竹瀝水1兩,用冷汗水泛為小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溫開水送下,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活人心統》卷一: 竹瀝化痰丸

配方組成

大半夏2兩,白礬1兩5分,皂角1兩,生薑1兩2分(水煮4味,半夏肉無白星,曬乾,去皂角,同後為末),牛膽南星1兩,青皮1兩,陳皮1兩(去白),黃芩1兩,神曲1兩,山楂1兩,麥芽1兩(炒),茱子1兩(炒),真蘇子1兩,杏仁1兩(炒),茯苓1兩,香附1兩。

功效主治

久鬱痰火諸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加竹瀝1碗,入薑汁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0丸,食遠淡薑湯或茶任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人心統》卷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