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膽丸

《千金翼》卷十九: 石膽丸

配方組成

石膽(研)1分,吳茱萸1分,天雄(炮,去皮)1分,芫花(熬)1分,柏仁1分,防風3分,蕘花(熬)3分,杜仲(炙)3分,菖蒲1兩,葶藶(熬)1兩,菟絲子3合。

功效主治

足脛腫,小便黃,胸痛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蜱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以飲送下,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翼》卷十九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三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八十: 石膽丸

配方組成

石膽1兩(細研),波斯鹽綠1兩,石鹽半兩,硇砂半兩,烏賊魚骨3分,蕤仁3分(湯浸去赤皮),秦皮3兩,細辛1兩,決明子2兩,石決明1兩(搗碎,細研,水飛過),防風3兩(去蘆頭),鉛丹1兩,黃連3兩(去須),貝齒1兩(焙灰)。

功效主治

眼中一切障翳不消,風熱毒氣上攻,眼常漠不見物,不計年遠,翳膜厚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都研令勻,煉蜜和搗500-700杵,放於瓷盒中。

使用方法

每次少許,更用蜜調如稀餳,點黍米大於大眥頭,日2-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三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八十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: 石膽丸

配方組成

石膽1分,杏仁1分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膩粉1分。

功效主治

口舌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煉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綿裹1丸含。有涎即吐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六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: 石膽丸

配方組成

石膽1分,雄黃1分,膩粉1分。

功效主治

口瘡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蟾酥為丸,如芥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臨臥時含1丸,吐津。口中熱痛勿訝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六。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: 石膽丸

配方組成

石膽1分,乳香1分,黃丹半分,密陀僧1分。

功效主治

口瘡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酸棗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綿裹含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: 石膽丸

配方組成

石膽1分(細研),硇砂1分(細研),石決明半兩(細研,水飛過),鹽綠1分,烏賊魚骨半兩,黃連1兩(去須),秦皮半兩(去粗皮),細辛半兩,乾薑1分(炮裂,銼),決明子3分,龍腦1分(細研),雞舌香半兩,波斯鹽1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眼生翳障,遠年不愈,風淚出,癢爛及生息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研了藥,更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夜臨臥,於大眥頭各點1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: 石膽丸

配方組成

石膽3錢,黃柏1分(末),蟾酥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口舌瘡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皂莢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次1丸,用水化破,以篦子取少許,塗於瘡上,日夜2-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