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石英半兩,細辛(洗去土)半兩,五味子半兩,陳皮(去白)半兩,鍾乳粉半兩,阿膠(銼,蛤粉炒)半兩,桂心(不見火)半兩,人參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紫菀(洗)1兩。
肺氣虛弱,惡寒咳嗽,鼻流清涕。喘息氣微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錢,水1盞半,加生薑5片,煎至8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濟生》卷二。
白石英1分(杵細者,綿裹),五味子半錢,白茯苓半錢,附子半錢,人參半錢,甘草1分。
肺虛少氣。
上(口父)咀,用水5大盞,銀石器中煮石英至3盞,投藥再煎至1盞半,去滓,分2服,空心、晚食前或雞鳴拂旦服。
《雞峰》卷十一。
白石英1分,人參1分,藿香葉1分,白朮1分,芎藭1分,紫石英1分,甘草1錢半,細辛(去苗葉)1錢,石斛(去根)1分,菖蒲1分,續斷1分。
心氣虛,精神不足,健忘,陰痿不起,懶語多驚,稍思慮即小便白濁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2錢匕,水1盞,煎取7分,去滓,空心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