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及散

《症因脈治》卷二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、飛面。

功效主治

肺絡損傷,喘咳吐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白湯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症因脈治》卷二。

《胎產秘書》卷下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、鳳凰衣、桑螵蛸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傷脬,小便淋數不止。

使用方法

入豬脬內,煮爛食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胎產秘書》卷下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二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1分,細辛1分,防風1分(去蘆頭),柏子仁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顱骨開,腎氣不成,腦髓不足;小兒年大,骨應合而不合,頭縫開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以乳汁調塗兒顱骨上,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二。

《仙拈集》卷二引《保命集》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。

功效主治

衄血;兼治嘔血傷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童便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二引《保命集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七八引《十便良方》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麒麟竭指面大塊,木鱉子5個(去皮殼,研),白及1兩,黃連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發瘡腫硬熱赤不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豬膽汁調塗,上留1竅。以愈為度,幹即易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七八引《十便良方》。

方出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七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九○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。

功效主治

肺痿吐血、咯血不止;肺損或食飽負重而得咯血、嘔血;久嗽成痙,咯血紅痰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粥飲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七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九○。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半兩,貝母半兩,淨黃連半兩,輕粉30貼。

功效主治

瘰癧膿汁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前3味,銼,焙,為末,仍以輕粉乳缽內同杵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-2錢,清油調擦患處。必先用懈皮散煮水,候溫,淨洗拭乾,方塗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。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四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20枚(研為末)。

功效主治

語聲不出。

使用方法

用豬肺1個、生薑數片,煮熟,切成片子,點盡白及末,食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四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○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3錢,白蘞3錢,烏魚骨3錢,紫參3錢,黃芩3錢,龍骨3錢。

功效主治

癰疽瘡毒;並治金瘡血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幹摻瘡口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○。

《赤水玄珠》卷九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1兩,藕節5錢。

功效主治

咯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白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九。

《嵩崖尊生》卷八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1錢,枇杷葉5分,藕節5分,蓮鬚6分,柏葉6分,沙參6分,阿膠8分。

功效主治

勞瘵,因飽屈伸傷肺,吐、咯血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另以生地汁磨好墨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嵩崖尊生》卷八。

《醫學啟蒙》卷四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款冬花、紫菀、白及、阿膠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肺痿。多年咳嗽,肺痿咳唾膿血,及肺破不愈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啟蒙》卷四。

《外科真銓》卷下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1兩,明雄3錢。

功效主治

溻皮瘡,新生兒剝脫性皮炎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摻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真銓》卷下。

《醫統》卷八十一: 白及散

配方組成

白及8兩,烏骨雞(焙乾),紅藥子4兩,雄黃半兩,輕粉半兩,紅芽大戟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大小瘡疽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醋調,敷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八十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