疳積散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: 疳積散

配方組成

茯苓(去皮)2兩,海螵蛸1兩,檳榔5錢,鶴蝨5錢,雷丸5錢,三稜(醋制)5錢,莪術(醋制)5錢,紅花3錢,炒雞內金5錢,使君子肉5錢。

功效主治

食積、疳積,蛔蟲、蟯蟲、寸白蟲、一切腸胃寄生蟲,腹脹腹痛,面黃肌瘦,消化不良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2錢重,裝袋。

注意事項

忌葷腥食物。

使用方法

5歲以上每服1袋,週歲每袋分5次,2-3歲分3次,4-5歲分2次,白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。

《痘學真傳》卷七引葉氏方: 疳積散

配方組成

紅曲5兩(炒),石燕(醋煅)1兩,硃砂1兩(水飛)。

功效主治

痘後飲食不禁,傷暑而成疳積。

使用方法

10歲者每服1錢,酒釀泡湯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痘學真傳》卷七引葉氏方。

《準繩·幼科》卷八: 疳積散

配方組成

厚朴(厚而紫色有油者佳,去粗皮,切片,生薑自然汁炒熟,為末,淨)1兩,廣陳皮(去白,為末)8錢,粉甘草(去皮,淨,為末)7錢,真蘆薈(淨末)7錢,蕪荑(真孔林大而多白衣者佳,去白衣殼,淨末)5錢,青黛(取顏料鋪中浮碎如佛頭青色者,研,淨末)3錢,百草霜(山莊人家鍋底墨,淨末)2錢,旋覆花(淨末)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(鬼支)乳、病乳、夾乳、夾食,大病之後,飲食失調,平居飲食過飽傷脾,致成疳積,面黃腹大,小便色如米泔,大便瀉黃酸臭,頭皮乾枯,毛髮焦穗,甚至目澀羞明,睛生雲翳,形體骨立,夜熱晝涼,丁奚哺露。

使用方法

上勻和成劑。每1歲用藥1分,用燈心湯早上空腹時調服,服後病即愈。當再用肥兒丸調理;如脾氣未實,用啟脾丸或大健脾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幼科》卷八。

《嬰童百問》卷十: 疳積散

配方組成

百草霜(炒)3錢,雷丸3錢,蕪荑3錢,巴豆(去殼)1兩(淨,去心膜,不去油)。

功效主治

諸疳有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甑上飯為丸,如粟米大,黃丹為衣(1方青黛為衣)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嬰童百問》卷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