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風順氣湯

方出《丹溪治法心要》卷一,名見《東醫寶鑑·雜病篇》卷二: 疏風順氣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防風、麻黃、羌活、升麻、桔梗、石膏、黃芩、荊芥、天麻、南星、薄桂、葛根、赤芍藥、杏仁、當歸、川芎、白朮、細辛、豬牙皂角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元氣平日虛弱,而受外邪兼酒色之過所致中風,口眼斜,語言不正,口角流涎,或全身或半身不遂。

使用方法

加蔥、姜,水煎,更入竹瀝半盞同飲外,以艾火灸之,得微汗而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丹溪治法心要》卷一,名見《東醫寶鑑·雜病篇》卷二。

《幼科鐵鏡》卷六: 疏風順氣湯

配方組成

紫蘇、幹葛、桑皮、前胡、麻黃、杏仁、甘草。

功效主治

風寒發喘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鐵鏡》卷六。

《接骨入骱》: 疏風順氣湯

配方組成

青皮1錢,木通1錢,厚朴1錢,澤瀉1錢,枳實1錢,黃芩1錢,防風1錢,砂仁1錢,陳皮5分,沒藥5分,甘草3分,紅花8分,乳香6分。

功效主治

損傷小腸,小便閉塞作痛,發熱口乾,面腫氣急,不時作痛,口吐酸水。

使用方法

用水、酒煎8分,空心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接骨入骱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