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地黃飲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三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(切,絞汁)3合,小薊根(切,絞汁)3合。

功效主治

乳石發,衄血。

使用方法

合和令勻,分溫作3服,早晨、日晚各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九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20兩(搗絞取汁),阿膠2兩(每片如兩指大)。

功效主治

肺肝內傷,卒唾血。

使用方法

每以膠1片,入地黃汁1盞,納飯甑蒸之,取出放溫,旋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九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汁2合,生藕汁2合,生薑汁2合,生蜜2合。

功效主治

時疾壯熱,頭痛,鼻衄不止;胃氣盛實,壅澀不宣,蘊積為熱,口乾煩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和勻,分作3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微煎,食後、臨臥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四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乾地黃(焙)2兩,大黃(生銼)1兩,升麻1兩,貝母(去心,炒黃)1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1兩,甘草(炙,銼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毒氣攻肺,咳嗽、喉中生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蜜1小匙頭,同煎2-3沸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四。

方出《醫心方》卷十三引《廣濟方》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三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3兩(切),蔥白2兩(切),香豉2兩,童子小便2升,甘草2兩(炙)。

功效主治

骨蒸及腳氣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熱面、豬肉、油膩、粘食。

使用方法

將生地黃等於小便中浸1宿,平旦煎2沸,絞去滓,澄定。取1升2合,分溫2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醫心方》卷十三引《廣濟方》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4兩,黃芩(去黑心)3兩,赤芍藥3兩,竹茹3兩,蒲黃3大合,地骨皮5兩。

功效主治

大衄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蒲黃外,(口父)咀如麻豆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食後去滓溫服,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九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汁1盞,生薑汁2分盞。

功效主治

難產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同煎至1盞,分4服,每以湯或酒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一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汁半盞,童子小便半盞,生薑1分(取汁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虛冷,惡血結塊不散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同煎3-4沸,分作2服。溫分服,須臾再服。惡血下,滯氣通,立愈;未效,再作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一。

《誠書》卷七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地1錢,熟地1錢,地骨皮1錢,枸杞子1錢。

功效主治

衄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蜜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誠書》卷七。

《醫鈔類編》卷七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地、黃芩(炒)、阿膠(炒)、柏葉(炒)。

功效主治

血熱,小便出血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鈔類編》卷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2兩,羌活(去蘆頭)半兩,柴胡(去苗)半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京三稜(煅)半兩,芎藭半兩,地骨皮半兩,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)21枚。

功效主治

室女經水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。

使用方法

以童子小便5升,於新瓷器內慢火煮令如魚眼沸至1升,去滓,每服半盞,五更。日午各1服,頻作3-5劑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○: 生地黃飲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汁半大盞,桂(去粗皮)半兩,黃耆(銼)3分,麥門冬(去心,微炒)3分,當歸(切,焙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有熱,惡露未盡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地黃外,粗搗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6分,去滓,入地黃汁1合,更煎數沸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