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遂湯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三: 甘遂湯

配方組成

甘遂(炒令微黃)半兩,半夏(湯浸去滑,生薑汁炒幹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留飲病,脈伏,其人慾自利,利後乃快,雖利心下續結滿,此為留飲未除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水1大盞,煎至7分,去滓,再入芍藥末並人參末1錢匕,蜜半匙頭,更煎3兩沸,空心、晚食前溫服。氣虛人減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三。

《千金》卷十一: 甘遂湯

配方組成

甘遂1兩,黃芩1兩,芒消1兩,桂心1兩,細辛1兩,大黃3兩。

功效主治

暴堅久痞,腹有堅者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8升,煮取2升半,分3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十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二引《湯氏寶書》: 甘遂湯

配方組成

甘遂2分,甘草(炙)2分,黃芩4分,大黃4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服湯已得大利,溫熱已解,而滯實不去,心下堅痞滿,不可按,按之則啼,內有伏熱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2升,破雞子2個,和取白,投水中,攪令沫上,吹去之,納藥煮,合為2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二引《湯氏寶書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