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蠣湯

《外臺》卷五引《傷寒論》: 牡蠣湯

配方組成

牡蠣4兩(熬),麻黃4兩(去節),甘草3兩(炙),蜀漆3兩(若無用常山代之)。

功效主治

牝瘧多寒者。

注意事項

忌海藻、菘菜。

使用方法

上4味,以水先洗蜀漆3遍去腥,(口父)咀,以水8升,煮蜀漆及麻黃去沫,取6升,納2味,更煎取2升,去滓,溫服1升,即吐,勿更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五引《傷寒論》。

《產論》: 牡蠣湯

配方組成

桂枝3錢,澤瀉3錢,龍骨3錢,牡蠣3錢,甘草1分。

功效主治

子宮受寒,孕而遺精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2合半,煮取1合半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產論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四: 牡蠣湯

配方組成

牡蠣(去黑硬處,火燒令碎)3兩,白茯苓(去黑皮)3兩,麥門冬(去心)2兩,遠志(去心)2兩,甘草(炙,銼)1兩,龍骨(去土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凝水石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驚恐,忽忽善忘,悲傷不樂,煩壅多恚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以水1盞半加生薑3片,同煎去滓,取8分溫服,空心及晚食前各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五: 牡蠣湯

配方組成

牡蠣(煅過,研)半兩,白頭翁(焙)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犀角(鎊)半兩,艾葉(炒)半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,桑寄生(銼)半兩,黃柏(去粗皮,蜜炙,銼)3分,黃連(去須,炒)3分,黃芩(去黑心)3分,升麻3分,酸石榴皮(炙)3分。

功效主治

諸熱毒痢,下黃汁及如赤爛豆汁,如赤帶狀,又如魚腦,壯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1盞,去滓,空心溫服,日午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五。

《雞峰》卷十六: 牡蠣湯

配方組成

烏賊魚骨1兩,牡蠣1兩,桂心1兩,乾薑3分,黃耆3分,白芷3分,五色龍骨1兩半,熟乾地黃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漏下五色不止,淋瀝連年,黃瘦萎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: 牡蠣湯

配方組成

牡蠣(燒令通赤)3分,龍膽3分,升麻3分,麥門冬(去心,焙)3分,甘草(炙)3分,犀角(鎊)半兩,蒿本半兩,桂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女勞疸,額上汗出,四肢虛煩,日晡發熱,小便自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匕,水1大盞,煎至8分,去滓熱服。溫覆,即避風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