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黃解毒丸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牛黃解毒丸

配方組成

防風3錢,赤芍5錢,黃連5錢,黃芩5錢,大黃1兩,鉤藤5錢,生石膏1兩,連翹1兩,黃柏5錢,生梔子5錢,金銀花1兩,麥冬3錢,桔梗4錢,甘草3錢,當歸尾5錢。

功效主治

頭暈目赤,咽乾咳嗽,風火牙痛,大便秘結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過羅。每8兩8錢細末兌牛黃1錢,冰片5錢,雄黃5錢,薄荷冰1錢,硃砂1兩,麝香5分。研細,混合均勻,煉蜜為丸,重1錢,蠟皮封固。

注意事項

孕婦忌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1日2次,溫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牛黃解毒丸

配方組成

山藥50兩,薄荷20兩,大黃20兩,連翹30兩,梔子(炒)16兩,赤苓48兩,花粉16兩,黃芩20兩,雄黃24兩,銀花56兩,青皮40兩(共研為細粉,另兌),硃砂12兩,薄荷冰6兩,冰片4兩,牛黃5錢。

功效主治

傷風頭痛,風火牙疼,口舌生瘡,嘔吐噁心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過羅和勻,煉蜜為丸,重1錢,蠟皮封固。

注意事項

孕婦不可服用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1日2次,飯前用白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中國藥典》一部: 牛黃解毒丸

配方組成

牛黃5g,雄黃50g,石膏200g,冰片25g,大黃200g,黃芩150g,桔梗100g,甘草50g。

功效主治

火熱內盛,咽喉腫痛,牙齦腫痛,口舌生瘡,目赤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以上8味,除牛黃、冰片外,雄黃水飛或為極細末,其餘石膏等5味為細末;將牛黃、冰片研細,與上述粉末配研,過篩,混勻。每100g粉末加煉蜜100~110g製成大蜜丸,每丸重3g。

注意事項

孕婦忌用。

使用方法

口服1次1丸,1日2至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國藥典》一部。

《保嬰撮要》卷十一: 牛黃解毒丸

配方組成

牛黃3錢,甘草1兩,金銀花1兩,草紫河車5錢。

功效主治

胎毒瘡癤,及一切瘡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量兒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保嬰撮要》卷十一。

《咽喉脈證通論》: 牛黃解毒丸

配方組成

牛黃5分,青黛1兩(飛淨),冰片5分,雄黃5錢,兒茶3錢,官硼5錢,薄荷3兩(另研),膽星4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喉風痺閉,咳嗽喘急,痰涎壅塞,胸膈迷悶,並口舌等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生蜜為丸,如芡實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噙1丸,待其自化嚥下。1日夜須噙4丸,小兒減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咽喉脈證通論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