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膽膏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二: 熊膽膏

配方組成

熊膽(研)1錢,膩粉半分,雄黃(研)半錢,麝香(研)半錢,檳榔(末)1分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惡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研勻。

使用方法

於臘月用豶豬膽1個,取汁和藥,卻入藥在膽內,用綿繩系定揉勻,以松明黑煙燻令遍黑褂於陰處。如惡瘡有指面大者,用黍米許貼之;如錢大者,用綠豆許貼之。恐藥於難貼,薄以津唾調如稀糊塗之,仍用薄樺皮蓋貼,以帛子系之。藥不宜多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二。

《得效》卷七: 熊膽膏

配方組成

熊膽少許,片腦少許(研細)。

功效主治

痔漏。

使用方法

用井花水調。以雞毛搽痔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七。
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五: 熊膽膏

配方組成

爐甘石(煅過水飛,丸如彈子大;每淨1兩,分作10丸,用川黃連3錢,濃煎去滓,燒淬之,汁盡為度,淨者)2錢,琥珀5分,瑪瑙(水飛淨)3錢,珊瑚(水飛淨)3分,珍珠(煅,飛淨)3分,硃砂(水飛淨)5分,冰片2分,麝香2分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老翳。

炮製方法

和勻,瓷罐收貯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點大眥上,日2-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: 熊膽膏

配方組成

熊膽1分,蚺蛇膽1分,蘆薈1分,牛黃1分,麝香半兩,龍腦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身上及口面生疳瘡,並諸般疳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井花水3合和勻,瓷器中盛,於重湯內煮,數添水,可半日,投3-5粒糯米,煮爛即膏成。仍數以篦子攪藥四畔,勿令藥幹。每取2豆許,漸漸吹鼻中,及塗口瘡,頻使藥2日,即停1日,看兒發變青,即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四十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: 熊膽膏

配方組成

龍膽1分(去蘆頭,搗為末),熊膽1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熱毒上攻,發赤根白頭瘡於頭上。

使用方法

同研令勻,以生油調,日可2-3度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四十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。

《永樂大典》卷一一四一二引《衛生十全方》: 熊膽膏

配方組成

羯羊膽1枚(大者),白沙蜜半兩,杏仁7枚(去皮尖雙仁,研),黃連(去須,捶碎)3寸,南硼砂半錢(別研),乳香少許(別研),輕粉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翳膜遮障,昏澀隱痛;及風毒上攻,胬肉侵睛,或暴赤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先將膽汁並蜜傾在瓷盞內,次入黃連、杏仁浸1宿,綿濾過,次下餘藥,用紙兩三重緊封口。掘地坑5寸,入藥盞坐定,蓋之30日,取出。

使用方法

點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永樂大典》卷一一四一二引《衛生十全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