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梅1斤,生薑1斤,白礬半斤,半夏半斤(搗勻,用新瓦夾定,火焙3日夜),神曲4兩,麥芽4兩,陳皮4兩,青皮4兩,莪術4兩,丁皮4兩,大腹子4兩,枳殼4兩。
酒食痰積。
上為末,酒糊為丸。
每服50丸,生薑湯送下。
《醫學入門》卷七。
綿川烏(湯浸潤,略炮,去皮臍)1兩,草烏(略炮,去皮)1兩,川白芷1兩,蒼朮(如上制)1兩。
5-6歲以上小兒,頭風苦痛,或一邊作痛,及聤耳。
上藥銼,焙,為末,用生蔥汁合面糊丸,如綠豆大。慢火焙乾,晴曬亦好。
每服30丸至50丸,或70丸,食後、臨臥用溫清茶送下。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。
草烏7個(生用),礬少許。
牙痛,諸藥不效者。
上為細末。
用少許揩牙痛處。不可吞下喉中。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六引《聖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