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梅5個,當歸身5錢(炒),生白芍3錢,大熟地3錢,大生地5錢,天花粉3錢。
消渴,陰虛於下,火炎於上。
水煎服。
《醫門八法》卷二。
大烏梅5個(囫圇),當歸身7錢(炒),熟地5錢,白芍3錢(醋炒)。
婦人血虧,多患幹嗽,夜間尤甚。
合10劑為1料,煎熬成膏。朝夕沖服,紅糖為引。
《醫門八法》卷二。
大烏梅5個(去骨),歸身5錢(炒),白芍3錢(醋炒),生地3錢,熟地3錢。
痢後陰虛,或潮熱,或自汗者;噎證服獨梅湯,噎減而怒亦減,陰血津液不足者;頭痛陰虧血虛,煩熱內熱,遇熱痛甚者;妊娠子煩、子懸、子癇、子嗽、子淋陰血不足,肝氣不調者。
《醫門八法》卷二。
大烏梅5個(囫圇),當歸身5錢(炒),醋白芍3錢,懷熟地5錢,麥門冬3錢,熟棗仁2錢(研),柏子仁3錢(去油)。
怔忡。由於勞心耗血,其證心胸築築振動,惶惶惕息,甚則躁擾不安。
《醫門八法》卷二。
烏梅肉3個(去殼),當歸身5錢(炒),醋白芍2錢,川木瓜3錢。
怒則肝張脾憊,脾不消水則溼生,溼注於足,致患腳氣。
《醫門八法》卷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