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蘆散

《聖惠》卷六十四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,白蘞1兩,黃芩1兩,麻黃1兩(去根節),知母1兩,枳實1兩(麩炒微黃),川升麻1兩,犀角屑1兩,赤芍藥1兩,甘草1兩(炙微赤,銼),川芒消2兩,川大黃2兩(銼碎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毒腫疼痛,心神煩熱,大腸秘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中盞,煎至5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十八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半,木通1兩,藍葉1兩,犀角屑1兩,梔子仁1兩,玄參1兩,川升麻1兩,川樸消1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熱病,毒氣攻面板,生瘡癢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入生地黃汁半合,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八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五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,羌活2兩,川升麻1兩,木通1兩(銼),枳殼2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赤芍藥1兩,甘草1兩(炙微赤,銼),川樸消2兩,防風2兩(去蘆頭)。

功效主治

風瘑瘡熱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二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,白蘞1兩,黃芩1兩,白薇1兩,赤芍藥1兩,甘草(生銼)1兩,枳實(麩炒微黃)1兩,麻黃(去根節)1兩,川大黃1兩半(銼碎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發背腫痛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二。

《局方》卷九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2兩半,蛇蛻10條(炙),瓜蔞10個(急火燒令焦存性)。

功效主治

乳婦氣脈壅塞,乳汁不行;及經絡凝滯,乳內脹痛,留蓄邪毒,或作癰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六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(去蘆頭)1兩,地錦1兩,蔓荊實(去白皮)1兩,黃耆(銼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威靈仙(去土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乳汁不通,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六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二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,連翹1兩,梔子仁1兩,黃芩1兩,黃耆1兩(銼),防風1兩(去蘆頭),石韋1兩(去毛),苦參1兩(銼),甘草1兩(生,銼),犀角屑1兩。

功效主治

發背瘡潰後,膿水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、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二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,白蘞1兩,黃芩1兩,麻黃1兩(去根節),知母1兩,枳實2兩(麩炒微黃),川升麻1兩,犀角屑1兩,赤芍藥1兩,川大黃2兩(銼碎,微炒),甘草3分(生,銼)。

功效主治

發背及一切瘡毒,攻衝寒熱,大腸秘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二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三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無辜疳,肚脹,或時瀉痢,冷熱不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空心、午後以水磨犀角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三。

《聖惠》卷十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瓤,焙)1兩,前胡(去蘆頭)1兩,麻黃(去根節)1兩,黃芩1兩,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斑出,隱疹如錦文,咳嗽,心神煩悶,嘔吐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六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無辜疳,肚脹或時瀉痢,冷熱不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以豬肝1兩,散藥1錢,鹽少許,斟酌以水煮,空心頓服,粥飲下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六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六引《博濟》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、地錦、蔓荊子各等分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溫酒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六引《博濟》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3分,當歸3分(銼,微炒),地龍半兩(微炒)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羌活半兩,白芷半兩,沒藥半兩,甜瓜子半兩,敗龜1兩(塗酥,炙令黃),虎脛骨1兩(塗酥,炙黃),桂心半兩,牛膝3分(去苗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走疰,疼痛無有常處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熱酒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一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3分,栝樓根1兩,土瓜根1兩,木通2兩(銼),蠐螬5枚(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乳汁不下,心胸妨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一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,木通3分(銼),川升麻1兩半,赤芍藥1兩,桑根白皮3分(銼),黃芩1兩半,枳殼1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甘草3分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熱毒癰癤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1日3-4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一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2兩,木通1兩半(銼),土瓜根2兩,滑石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乳汁不下,心胸妨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蔥白5寸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一。

《千金》卷二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半兩,石鐘乳1兩,栝樓根1兩,蠐螬3合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乳無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方寸匕,食前糖水下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二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,米粉半兩,黃芩1兩(去黑心)。

功效主治

乳汁不時洩,蓄積於內,遂成癰,名妒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水調如膏,塗於乳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(去蘆頭)1兩半,地龍(去土,炒)1兩半,當歸(切,焙)1兩半,附子(生用,去皮臍)1兩半,天麻2兩,白花蛇(酒浸經宿,去皮骨,炙)1兩,烏蛇(酒浸經宿,去皮骨,炙)1兩,幹蠍(去土,炒)1兩,黃耆(細銼)1兩,桑根白皮(銼,炒)1兩,沒藥(研)1兩,丹砂(研)半兩,慄楔1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,麻黃(去根節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天南星(生用)1兩,獨活(去蘆頭)1兩,虎骨(酥炙黃)1兩,白殭蠶(炒)1兩,麝香(研)2錢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偏枯,手足不隨。

炮製方法

除別研藥外,為細末,即入別研者拌和令勻。

注意事項

慎外風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匕,研胡桃酒調下,豆淋酒亦得;如急中風,手足攣拳,言語謇澀,服1錢匕。服了就所患痛處臥,立應,或有汗出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: 漏蘆散

配方組成

漏蘆1分,當歸1分(微炒),黃柏1分(銼),黃連1分(去須),五倍子1兩(燒令煙盡),麝香1分(碾細),膩粉2錢(碾入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頭面身體生赤瘡,溼癢,黃水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入碾了藥,更碾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時,先暖鹽漿水洗瘡令淨,拭乾,以生油調稀稠得所,塗於瘡上;如已幹處,即不再塗,餘溼赤處,即更塗之,以幹為度,藥後不得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