芙蓉葉、霜桑葉、白蘞、白及、大黃、黃連、黃柏、紫車前、白芷、雄黃、芒消、赤小豆各等分。
大頭傷寒,三陽俱受邪,並於頭面耳目鼻者。頭目耳鼻腫痛。
上為細末。
用蜜水調敷於腫痛處,頻掃之。
《傷寒全生集》卷四。
芙蓉葉、霜桑葉、白蘞、白及、大黃、金線重樓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白芷、雄黃、芒消、山慈姑、赤小豆、南星各等分。
大頭瘟腫甚者。
上為末。
蜜水調敷腫處,以翎頻掃之。
《醫統》卷二十五。
黃連、黃柏、大黃、芒消、雄黃、青黛各等分(為末),芭蕉根(搗汁)。
疫癘,三陽受邪,合併頭面前後、耳、鼻,頭大如甕者。
上藥同蜜調敷腫處。
《顧松園醫鏡》卷六。
甘石。
一切天行時疫,頭、面、耳、目、鼻、腮、頸、項紅黃或有膿。
放在銀罐內,燒極紅收汁,約9次,以甘石酥為度,曬乾,研細。
治口碎,加冰片5分點眼;治下疳,加珍珠少許,生肌長肉;有熱毒;配300頭升藥,人乳調敷。
《內外科百病驗方大全》。
芙蓉葉2錢,霜桑葉2錢,白芷2錢,白及2錢,白蘞2錢,生軍2錢,川連2錢,川柏2錢,腰黃2錢,乳香2錢,沒藥2錢,杜赤豆2錢,草河車2錢,制月石2錢。
大頭傷寒(一名大頭瘟)。
上為末。
蜜水調,腫處頻掃之;或塗敷腫處。
《通俗傷寒論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