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石6兩(樸消亦得),大黃8兩,人參2兩,甘草2兩。
十二癥瘕,及婦人帶下,絕產無子。
上為末,以3年苦酒3升置銅器中,以竹箸柱器中,1升作一刻,凡3升作三刻,以置火上,先納大黃,常攪不息,使微沸盡一刻,乃納餘藥,又盡一刻,有餘一刻,極微火使可丸如雞子中黃。
禁生魚、豬肉、辛菜。
欲下病者用2丸,若不能服大丸者,可分作小丸,不可過4丸也。欲令大,不欲令細,能不分為善。若人羸者可少食,強者不須食,20日5度服,其和調半日乃下。若婦人服之,下者或如雞肝,或如米汁正赤黑,或1升,或3升。下後慎風冷,作1杯粥食之,然後作羹臛自養,如產婦法,6月則有子。
《千金》卷十一。
消石12兩(熬之令幹),蜀椒1升2合(去目閉口;汗),水蛭100枚(熬),虻蟲2兩半(去翅足,熬),大黃1斤,茯苓6兩,柴胡8兩(去苗),芎藭5兩,蠐螬30枚(熬)。
男子女人驚厥口乾,心下堅,羸瘦不能食,喜臥,墜墮血瘀,久咳上氣胸痛,足脛不仁而冷,少腹滿而痛,身重目眩,百節疼痛,上虛下實。又主女人乳餘疾帶下,五臟散癖,伏熱,大如碗,堅腫在心下,胸中津液內結,浮腫膝寒,蠱毒淫躍,若渴大虛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慎風冷。
每服5丸,空腹以飲送下,日3次,5日進10丸,此皆不下,自此以後任意加之,1日可數10丸。與羊臛自補,若利當盆下之,勿於圊。
《千金翼》卷十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