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酒

《千金》卷四: 浸酒

配方組成

大麻子3升,菴(艹閭)子2升,桃仁1升,桂心4兩,灶屋(火臺)煤4兩,土瓜根6兩,射干6兩,牛膝8兩。

功效主治

月經不通,百療不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,以清酒3升,絹袋盛藥,浸5宿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盞,送下乾漆丸;或單服之亦佳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四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五: 浸酒

配方組成

杜仲8兩(去皺皮,炙微黃色),石南3兩,羌活3兩,附子3兩(炮裂,去皮臍),牛膝3兩(去苗),防風2兩(去蘆頭)。

功效主治

諸風,腰腳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銼,以生絹袋盛,用好酒2鬥,於瓷瓶中浸,7日後開取。

使用方法

每飲1盞,日3-4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五: 浸酒

配方組成

海藻1兩(洗去鹹味)。

功效主治

癭氣,咽喉噎塞妨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銼,以清酒4升,浸2宿,濾去滓。

使用方法

每取半盞,細細含咽,不計時候服之。以愈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五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一: 浸酒

配方組成

虎脛骨8兩(炙令黃,捶碎如棋子),丹參1大兩,天麻1大兩,桂1大兩,牛膝1大兩,菝葜1大兩,人參1大兩,烏頭2升(炒令得所),羚羊角6分,杜仲6分,芎藭6分,薏苡仁8分,南椒半兩(擇去閉口者)。

功效主治

諸頭目腰腳筋骨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銼,吹去末,生絹袋寬盛,沉於3斗酒中,浸令沒,密封經7日開。

使用方法

空腹量性飲,恆令微有酒氣。取1盞,添1盞,藥味薄則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一。

《準繩·瘍醫》卷五: 浸酒

配方組成

老公鬚根、毛裡金釵根、狗骨子根、大葉毛吹曲。

功效主治

馬(疒其)。

炮製方法

上浸酒。

使用方法

暖服,不可煎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瘍醫》卷五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一: 浸酒

配方組成

虎脛骨1斤(塗酥,炙令黃),側子5兩(炮裂,去皮臍),當歸5兩(銼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風腰腳疼痛冷痺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銼,以生絹袋盛,以清酒1鬥5升浸之,春、夏3日,秋、冬7日。

使用方法

每次暖1小盞服之,不耐酒人,隨性飲之,常令醺醺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一。

推薦方劑